第9章 煉妖法(1 / 3)

回到客棧的盧有才掛起了掌櫃有事,暫停營業的牌子,開始為了夕夕血脈的事忙碌起來。龍涎葉是他要施行煉妖法所缺的最後一個材料。材料雖然已經齊全了,但是還需要進行一些準備,加上最後的煉製,整個過程隻怕是需要耗費幾天時間。

時值盛夏,正是萬物瘋長的時節,鎮子裏外繁花點點,路上行人絡繹不絕,若是傍晚天火燒紫雲時,能有幾分細雨,此景最能入詩。

南北客棧雖是關門了,但是小鎮上的生活還是如同往常一般,混混潑皮還是在街頭巷尾做些不起眼的混事,醫館裏的傷者依舊耐心等待穀醫師的診治,學梅商行裏也還是那麼熱鬧非凡,那些小孩也找到了他們新的玩耍的地方,倒是那原本清淡的石望客棧客人多了起來。

盧有才晚飯做的是清酒刺魚,配上石望鎮上特產的趕著早熟的山紅果,算得上是一頓色香味俱全的晚飯。魚是昨天夜裏裏去石望河釣的,石望河和是秦嶺裏白洛河的支流,偶爾能釣上秦嶺裏才有的魚類,今天這刺魚便是外麵極少見的魚,肉質極其鮮美,缺點是刺太多。

盧有才先是細心仔細地用刀把魚片好,還小心剔除了刺,鋪在冰上,保持它的鮮味。繼而溫了一壺清酒。這清酒和虎骨酒不一樣,清酒的製作更加複雜精細,用的釀酒材料也極為珍貴,是盧有才特別鍾意的一款酒,他釀製的數量很少,幾年下來也差不多喝完了,這最後一小壇倒也更加愛惜。為了不負這酒,他特意多做了許多菜。然後把飯菜捧到了隔壁李書生的院子裏一起吃。

盧有才和這李書生做了五年的鄰居,相處得很好,平素無事時兩人還喜歡在院子裏下盤小棋,喝點小酒,聊點人生感悟。

一般夕夕都會搬個小凳子坐在盧有才旁邊,小腦袋靠在盧有才身上便開始睡覺,因為血脈的原因,她特別嗜睡,卻又隻在盧有才身旁才能安睡。

李書生喝多了酒便喜歡唱歌,他的聲線極好,且精通音律。他的夫人隻在一旁含笑看著,也不多言,隻等兩人喝完了便攙扶著書生進屋睡下。

盧有才沒有詢問過李書生的來曆,隻知道他姓李,名長河,長期一身書生打扮,所以鎮子裏的人喜歡喊他李書生。他的夫人也姓李,單名一個韻字,本是石望鎮的居民,年幼隨父母出去闖蕩,十多年前才與李書生一同回來這石望鎮定居。他們兩人的生活極其簡單,樸素,一天三頓粗茶淡飯,撥弄一下絲竹管弦,翻閱幾行字卷,便自得其樂了。

李書生也沒有詢問過盧有才的身份來曆,不過是見他做得一手好菜,釀的一手好酒,也當得一位好的觀眾,便從未拒絕過他的登門。

君子之交淡如水,其中樂趣無窮。

盧有才覺得李書生是有大智慧的,他那種恬靜淡然是他很羨慕且學不來的。每次與李書生交談,都覺得像是在和盧大富在交談,而且李書生更加直接,不像盧大富一般喜歡說些讓人聽不明白的深奧話語。是以若是尋到了好的食材,倒喜歡與他們夫妻二人分享。

那年一夜白發的梅三笑坐在盧有才的客棧裏喝了一宿的酒,開始時喝的是清酒,梅三笑說是在懷念兒時繞著竹馬弄青梅的時光。喝夠百杯後再喝他自己帶來的猴兒酒,據說是在南邊古晉的猴兒山偷來的,喝的是青年時的不羈。百杯後再換盧有才的虎骨酒,一邊喝著一邊在給盧有才講他的故事。一個一生追求仙路,最後卻修到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妻子的故事。

天亮時,剛好喝滿三百杯,故事也講完了,梅三笑一夜白頭,在那個飄雪的冬天,一步步走入冰封的世界裏。

盧有才問過盧大富,現在的人們不喜歡把修仙喚作修仙,說修的是法。現在的人這修的是什麼法,以前的人修的又是什麼仙。

盧大富說,修的都是仙法,也是魔法,仙魔在人心,一念之間。

李長河說,黑發梅三笑修的是長生之法,白發梅三笑修的是絕情之法。當世人修的是人生,從前他們修信念。從前不講法的最合理利用,隻講離成仙遠近,不過也是一念之間罷了,做的還是一樣的事。從前的人看著山向山跑,現在的人看著路跑向山!

出山的時候盧有才已經決定了,在解決完夕夕的血脈問題後,便要離開這石望鎮了。

他打算先到新五城去一趟,他要去還了新五城城主周白然的恩情,順便接回那隻噬金蟻。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好在下個冬天來臨之前能去大名鼎鼎的法都去看看。是以這兩天雖忙碌,但也抽出時間與李書生一起吃個飯,這次分別後,卻是不知是否還有重逢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