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殘缺的母愛
一天放學時,班主任朱老師說本周星期六上午開家長會,每位家長都必須到會。每次期中考試之後,朱老師就要召開一次家長會。朱老師還說,這次會議很重要,能增進老師與家長的交流,準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家長會當然要公布每一位同學的成績。但小琴怕開家長會,並不是她考得不好,而是這次家長會她爸爸不能來。
朱老師問:“誰的家長不能來,請舉手。”沒有人舉手。小琴猶豫再三後,還是把手舉了起來。老師問小琴:“前幾次你爸爸不是來了嗎?為什麼這次不能來?”“我爸爸外出工作去了。”“那叫你媽媽來吧!”“不,不。”小琴有些急了,說:“我媽媽不能來,因為……她從未參加過這樣的會議。”老師笑了,說:“這不是理由。叫你媽媽一定要來!”
小琴回到家,媽媽正在做晚飯,盡管她忙得不可開交,但還是向小琴做了個“我愛你”的手勢。以前小琴會高興地回媽媽一個吻,或者說:“我也愛你。”可是今天,小琴隻看了媽媽一眼,目光就慌忙地躲開了,一句話也沒有說就低著頭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小琴的媽媽是個啞巴,所以每次都用手勢來表示她很愛小琴。小琴是愛學習的女孩,平時隻要坐下來就投入到課本中去。可是今天一個字也看不進去,看見書上的字就像密密麻麻的螞蟻,心裏亂極了。“咚咚”,是媽媽在敲門,小琴忙收回心思,開門見媽媽做了個吃飯的手勢,就起身來到飯桌邊。媽媽做了很多小琴喜歡吃的菜,可小琴一口也吃不下去。媽媽見狀,摸了摸她的頭,小琴忙說:“沒事,隻是心裏有點不舒服。”媽媽沒太在意。小琴看著媽媽,媽媽長得很漂亮。小琴聽爸爸說,媽媽生下她後就得了重病,以後就再也不能說話了。
小琴輕輕歎了口氣,在心裏對媽媽說:過兩天就要開家長會了。我多麼想讓你參加,可又不能讓你去。如果同學們知道你是一個啞巴,會怎樣看我呢?更重要的是,不能讓你受到傷害——我們班的同學最會取笑人了。
到了周六的上午,家長們按時來到教室,坐到自己孩子的座位上。規定的時間到了,朱老師走上講台說:“各位家長,再耽誤你們幾分鍾,還有一位家長沒到。”小琴趁等待的時間數了一下,有49位家長到了,班上有50位同學。朱老師說的莫非是……小琴想到這兒不由得緊張起來。
就在她忐忑不安時,教室門口出現了一位漂亮的中年女子。媽媽!站在門口的是媽媽。她怎麼會來?小琴壓根兒就沒告訴媽媽今天開家長會。“趙琴同學,請把你媽媽領到你的座位上去。”朱老師說道。小琴麵紅耳赤地向媽媽走去,媽媽向大家打了個手勢。“趙琴,請把你媽媽的手語翻譯一下。”小琴先是一愣,然後說:“我媽媽向大家問好並道歉。她遲到了一會兒。”
大家立即明白這是一位啞巴媽媽,都報以友好的微笑,還熱烈地鼓掌歡迎,小琴走到媽媽麵前,輕輕說:“您怎麼來了?”媽媽臉一紅,做了一個手語:“因為愛你!”
小琴的眼眶一下子潮濕了,忙轉過身去,牽著媽媽的手走向那唯一的空位。
大感悟:
世上有殘缺的母親,但沒有殘缺的母愛。麵對母愛,我們沒有拒絕的理由。
母愛,在風雨中與我們一路同行
五位丈夫被問到同樣一個問題:假設你和母親、妻子、兒子同乘一船,這時船翻了,大家都掉到水裏了,而你隻能救一個人,你救誰?
這問題很老套,卻的確不好回答,於是——
理智的丈夫說:“我選擇救兒子。因為他的年齡最小,今後的人生道路最長最值得救。”
現實的丈夫說:“我選擇救妻子,因為母親已經經曆過人生,至於兒子——有妻子在我們還會有孩子,還會是個完整的家。”
聰明的丈夫說:“我會救離我最近的那個,離我最近的那個最可能被救起來。”
滑頭的丈夫說:“我救兒子的母親——至於是指我自己的母親還是兒子的母親,你們去猜好了。”
最後,老實的丈夫確實不知道應該怎麼樣選擇,於是他隻有回家把這個問題轉述給自己的兒子、妻子和母親,問他們自己應該怎麼辦。
兒子對這個問題不屑一顧:“我們這裏根本沒有河,怎麼會全家落水呢?不可能!”——他的年齡使他隻會樂觀地看待目前和將來的一切。
妻子則對丈夫的態度大為不滿:“虧你問得出口!你當然得把我們母子都救起來。我才不管什麼隻救一個人的鬼話呢!”——女人總是認為丈夫必然有能力,也必須有能力負擔起他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