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意思的是人的答卷。
不少男人一律填寫為:“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個女人,可以撒嬌、可以邀寵、可以當妃子、可以當公主、可以當太太、可以當妻妾……最重要的是可以支配男人,讓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
不少女人的答卷一律填寫:“假如讓我再活一次,一定要做個男人,可以蠻橫、可以冒險、可以當皇帝、可以當王子、可以當老爺、可以當父親……最重要是可以驅使女人。”
上帝看完,氣不打一處來:“這些家夥隻知道盲目攀比,太不知足了。”他“哧哧”把所有答卷全都撕碎,喝道:“一切照舊!”
大感悟:
幸福源自珍惜,生活不是攀比,真正的幸福來自於我們眼下所擁有的一切。西方有位哲人說過:“誰不知足,誰就不會幸福,即便他是世界的主宰也不例外。”
幸福其實就是一種付出
中東地區有兩個內海——加利利海和死海。
加利利海是一個淡水湖,裏麵生存著很多生物,因耶穌基督曾在此地漁獵而享有盛名。海中盛產一種“聖彼得的魚”(羅非魚),這種魚雖然外觀醜陋,可是肉味鮮美,已成該地名產。加利利海邊餐廳林立,都以售聖彼得魚為主,來遊覽的旅客們常常因此大飽口福。
加利利海的岸邊,老樹枝葉茂密,樹上百鳥雲集,啼聲悅耳,這是一個充滿生趣的美麗世界!
相形之下,死海就沒有這麼活躍。死海的湖麵在海平麵以下392米,它的周圍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對岸則是約旦的領土。死海的水中含有很高的鹽分,鹽的比重很大,即使人掉進去時,身體會自然浮起而不會淹死。死海沒有任何生物生存在其中,周圍也沒有半棵樹,更聽不到鳥兒的歌聲。連死海上空的空氣,都讓人覺得沉重。從來沒有一隻住在沙漠上的動物,到岸邊去喝水。因為如此,人們才會將其命名為“死海”吧。
兩者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先哲們的解釋是:加利利海不像死海——隻知收,而不知出。
約旦河流入加利利海之後,又流了出來,最後歸之死海。而每一滴水到了死海之後,都要被占有。死海把所有的東西都據為己有,隻知進而不知出,因此它才會有一片死氣沉沉的景象。
世間的事情都是如此,隻有付出,才有回報。隻取不予的做法,是永遠不會有成就的。死海因為從未分給別人什麼,它才會“死”在那裏,人生也如此。
大感悟:
人生的價值體現在奉獻,而非索取。付出的人永遠比索取的人幸福,因為隻知索取的人隻是得到了一個人的幸福,懂得付出的人,會把幸福與快樂和大家一起分享,從而使幸福成倍增長。
在感動中品嚐幸福的滋味
艾米莉的病發展到了藥物都無法控製的地步。醫生說,是好是壞,一切得靠她自己了。艾米莉躺在病床上,渾身酸痛難忍。丈夫喬治守候在她的床前。為了妻子,他已經半年多沒有工作了,修鞋掙來的那點積蓄早已花得一幹二淨。
這一天,艾米莉正努力想睡著。這時候,喬治卻興奮地走進了病房,大聲喊道:“艾米莉,上帝保佑,我們有救了!”
艾米莉看見喬治手裏捧著一個精美的小禮盒。隻聽他高興地說:“剛剛護士給你送來了這個禮物!不知是誰還在我們的賬戶裏存了一大筆錢!足夠給你治病了!真是太好了!”
打開禮盒後,艾米莉一下子呆住了。這是一款漂亮的紫水晶戒指,紫水晶清透亮麗,發出迷人的紫色光芒。
淚水慢慢地湧出了艾米莉的眼眶。曾幾何時,擁有這樣一款戒指一直是她最美好的一個夢啊。事過這麼多年,它竟然來了!這是真的嗎?
往事再次浮現在艾米莉的腦海裏,那些日子才是她過得最開心的時候。她是鎮上最漂亮的姑娘,有湖水一樣迷人的眼睛和誘人的小酒窩。更重要的是,她還有一個傾心相愛的人。他和她常常在一棵大樹下約會,他們一起唱歌、跳舞,說讓人耳熱心跳的悄悄話。他曾經把合歡花插到她的頭上,許諾要給她一個隆重的婚禮,並給她戴上一款最漂亮的紫水晶戒指。從那時起,她就認定自己已經是他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