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六章(3 / 3)

“這個……”

“這是一條六英寸直徑晶圓、微米線寬工藝,運作時間隻有五年的二手線。從國際角度來看。仍然是非常先進的生產線。”

胡文海剛開始還有有笑,聽艾迪遜介紹完數據,不由臉色一變:“摩托羅拉打算拿這種東西來換我至少價值五個億的異株湖公司股份?”

艾迪遜心裏狠狠的將埃德加罵了個狗血淋頭,高層會議怎麼就會一廂情願的覺得中國人會把破爛當寶貝買回去的?別人不知道。和胡文海打了這麼多交道的艾迪遜卻清楚,自己麵前這個絕不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他對整個西方世界的技術和社會都有很深入的了解。

如果是別的什麼生產線,運作五年時間倒也不算太舊,仍然可以舔著臉喊一聲“八成新無劃痕二手揮淚大甩賣”。可芯片生產線五年時間,這就好像三年前的魅族手機扔給狗東回收。最多就是賞你一個運費錢免費幫你收垃圾而已。

最先采用微米技術的是Ine1,1978年Ine1就已經建成了微米線寬工藝的芯片生產線,用於生產886pu。摩托羅拉不僅是晚了兩年才上的微米工藝生產線,而且是從198年運作到了1985年,生產線的潛力早就已經挖光了。現在比較先進的是15微米工藝,這是Ine1在1985年推出的86nee1就應用1微米工藝生產486pu了。

而現在晶圓廠的主流技術,則是18到微米線寬工藝。微米的生產線不能沒有,甚至完全可以再運作十幾、幾十年。後世王船夫接手的華晶“遺產”還有好多從香港轉手的歐美八十年代二手設備。

但是這種設備的價格,那就不可能再有價無市了,反而要“隨行就市”,變的和其他生產線沒有什麼兩樣。就微米這種大路貨色,胡總異株湖公司股份價值的5億美元,能買回十條不止。

當然,艾迪遜的話也不算完全謊。微米工藝生產線技術上雖然已經落後,但在國際上確實還是在被廣泛應用。如果能在中國建起一條微米芯片生產線,確實是能捅破的大事了。

可再怎麼,八十年代的美元還很值錢。八十年代的晶圓廠還沒有那麼誇張的資金需求。而異株湖公司的前景,則是任誰都能看的出來的。

“這個,摩托羅拉還可以負責工廠運作的指導。胡先生不是想要培訓你們自己的工人嗎?我可以保證,一定將晶圓廠的運作經驗完整的傳授給中方。”

胡文海嗬嗬冷笑:“我拿出一億美金來。相信全美任何一家晶圓廠都能做到艾迪遜先生所保證的條件。”

“但現在新科公司拿不出這一億美元吧?”艾迪遜也沉下了臉來,好話盡,胡文海根本不為所動,他也要改變策略了。

“與摩托羅拉合作是你現在最好的選擇,胡先生要保住異株湖公司的股份。那我想晶圓廠的調查很可能要花不少的時間。”

胡文海悠悠的問道:“摩托羅拉多少算是一家大企業,這麼做合適嗎?”

艾迪遜低頭俯身,雙眼看著胡文海:“這是摩托羅拉的態度,為了異株湖公司,我們還能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在出口中國通信設備的時候,我們也認識了一些官員。”艾迪遜語帶威脅:“在中國官方,不乏與摩托羅拉關係不錯的高層人士。也許我們的關係還不放在胡先生的眼裏,但至少摩托羅拉能傳遞這樣一個消息。看看你的國家,是會選擇某個商人的一點金錢上的利益,還是最先進技術對整個國家帶來的利益吧。”

胡文海冷眼看著艾迪遜。收起了對他的那點香火之情。跨國公司從來不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也做不成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像這種通過政治手段幹預市場行為,跨國企業做的都非常熟練——不熟練的,早就成了國際競爭中的一抔黃土了。

尤其是電信業,這種壟斷、國營、政策性極強的行業,不會搞政府關係的簡直寸步難行。

威脅用出這種手段,明摩托羅拉已經開始將新科公司當做是一個競爭對手,而不是合作夥伴了。

如果我隻是個普通商人,還真不能排除有……

算了,胡文海放棄了這個念頭。這種事情想多了純粹是和自己的好心情過不去。

“我知道了,看來摩托羅拉在水鋰電上壓了很大的一筆籌碼啊……”胡文海稍稍思索,就明白了為什麼摩托羅拉態度轉變的這麼快。

顯然在看到水鋰電的前景之後,摩托羅拉是投了重注在這上麵。淩嘯懷疑摩托羅拉有其他的實驗室。在同步開三代水鋰電技術,這個很有可能是事實。

胡文海不知道,他的這個猜測確實命中了摩托羅拉的動作。

摩托羅拉一手掌握了水鋰電的代理權,然而並不滿足於這種受製於人的局麵。在三代水鋰電的研上,投入的可不是普通的重注。

三代水鋰電的核心技術是離子滲透膜,材料學上的東西一個看理論。一個就是碰運氣。投入越大、出成果的可能就越大,時間就越快。

希望盡快擺脫這種局麵的摩托羅拉,一口氣投資了十個頂級的化學試驗室,扔出去十個億美元以上的資金。

然而總不能三代水鋰電開出來,結果水鋰電的基礎專利還有一半掌握在新科公司手裏。為了掃平掌握水鋰電市場的障礙,摩托羅拉絕對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如果胡先生體會到了摩托羅拉誌在必得的決心,就應該明白什麼樣的選擇是最合適的。”艾迪遜趾高氣昂。

“哦,這個嘛。”胡文海突然笑了起來:“艾迪遜先生大概還沒看到這一期的《應用電化學》雜誌吧?”

胡文海隨手從桌子上拿起一本雜誌,翻開了某一頁,放在艾迪遜麵前:“好好看看這篇文章吧。”

艾迪遜目光一掃,不由臉上頓時變了顏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