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試探(1 / 2)

勞動服務總公司的成立,效果出乎了幾乎所有人的意料。

僅僅第一個月,原本被各家企業視為負擔和包袱的三產,就因為經營範圍的擴大迅的扭虧為盈了。

而隨著繡城工業企業福利部門的改頭換麵,整個繡城的經濟活力也迅煥出了不一樣的光彩。

在八十年代,有一個好單位之所以讓人羨慕,不僅是因為榮譽和開工率,同樣還有好單位代表的福利體係。

以繡城最好的單位石化六廠為例,這家企業有獨立的職工醫院,有從幼兒園到初高的義務教育體係,有石化技校這樣的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院校,有附屬的副食品供銷社,有與其關係密切的繡城紡織廠解決紡織品供應,甚至因為其石化係統的優越地位,它還有大量的外彙餘額能夠用來購買進口商品。

至於像澡堂子、勞保用品、糧米油鹽之類的基礎福利,這都不用特意明了。

雖石化六廠是部屬企業,輪不到繡城工業局插手。但繡城工業局下屬的大型工業企業同樣不少,東拚西湊下來,福利部門和設施也隻會比六廠更多更廣更好,而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差距。

但是反觀繡城非工口企業的社會辦福利,那就有點讓人覺得可憐了。

像是不占主流的一些輕工業企業,街道隊社企業,他們絕大多數的福利都是通過計劃票據放來實現的。至於沒有組織的商販個體戶,則幹脆連票據的穩定渠道都沒有,想要買什麼要麼去黑市,要麼用錢和有單位的人換計劃票據,否則連在城市裏生活都要成問題。

隨著繡城工口企業的三產部門向社會開放,整個繡城的市民都頓時感覺生活方便了許多。更重要的是,很多企業的福利部門,提供服務是不需要票據的。

比如工口企業福利部門的食堂,食材是直接從農村收購來的,而不用走商業局的計劃供應。比如工口企業的供銷社。產品都是直接從各家企業拉過來的計劃外產品,同樣也就不再需要計劃票據,這樣一來自然大大的豐富了繡城非計劃經濟的市場供應力度。

而由此釋放出來的市民消費熱情,就連王以純從省裏開會回來看到都要驚掉了下巴。

“我章明傑。你這數據沒點錯數點吧?”王以純看到章明傑交上來的繡城勞動服務總公司的月結賬目,幾乎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全麵接管了工口三產的勞動服務總公司,還在組建中的第一個月,就實現了八百萬人民幣的盈利,這個成績簡直秒殺了繡城絕大多數工業企業。

而原本隻是為了應對二輕局刁難的章明傑。也沒有想到這家公司隻是稍微釋放出來的能力就有這麼強大。

“我用我的黨性擔保!”章明傑看起來滿臉信誓旦旦,斬釘截鐵道:“王市長您可以放心,這些數據已經是我親自帶人核查了三次後的結果了!”

有了這個成績,章明傑站在王以純麵前的腰杆也就能挺起來了。

不得不,這個年輕的工業局局長,今確實是讓王以純刮目相看了。

“你來,你們是怎麼做到這個結果的?”王以純震了震手上的文件,麵色嚴肅的問道。

“這個——”

章明傑這下可是犯了難,整個三產整合的項目實際上仍然還在運作當中。而這個係統之複雜,推進之艱難。架構之特殊,都是可以開了中國的先河。

別是章明傑了,全繡城唯一能把這套東西講清楚的,恐怕也就隻有胡文海一個人而已。

“王市長,我跟您實話,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為了掌握服務總公司的運作模式,我已經三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了。”

章明傑的臉上頂著兩個黑眼圈,看起來滿臉的疲憊,確實是有些沒休息好的樣子。

“哦,這麼。這個勞動服務總公司並不是你的功勞了?”王以純麵帶寒霜,對他的回答顯然不怎麼滿意。堂堂繡城工業局的局長,竟然敢在向市長彙報工作的時候,自己回答不了問題。這不是等著領導給自己穿鞋麼。

不過章明傑也是無奈,他也想對王以純的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可惜這要他先肚子裏得有東西,才能出言之有物的話來。否則王以純問的深入一點,到時候可不就露陷了?

章明傑苦笑的點點頭,無奈的道:“是,我隻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實話實。這些都是新科公司的胡總在推進的。您要是有什麼問題,我想最好還是把胡總找來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