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何為體係?(1 / 2)

“我,咱們教育局範局長真的被解放軍帶人給抓走了?”教育局家屬樓的走廊廚房裏,一個中年婦女正扒著一顆白菜。

“哪啊,就是惹到不能惹的人了,嚇唬嚇唬他。”正在洗菜的中年婦女甩了甩手上的芹菜,然後duangduang的剁起餃子餡來道:“範局長被人帶到軍分區去逛了一圈,人不到十點就放出來了。是什麼妨礙軍事行動,不過收走了教育局不少文件。”

“哦,那不是沒什麼事嘛,看來解放軍也不能隨便抓人啊!”旁邊滋啦一聲,炒著醋溜白菜片的家庭婦女貌似懂行的評價道:“真要有本事,直接就讓範局長在軍營裏過夜了。”

“嗨,你知道什麼!”剁餡的婦女撇撇嘴,賣弄內幕消息道:“你今上班見到範局長了嗎?聽王以純親自下令,要把他調到氣象局去做局長呢。”

“嚇?不會吧,教育局到氣象局,那不是連降十八級?”

“誰不是,他也是活該,這次踢鐵板了唄!”

……

盛京飛機場,衡建雲有點不知所措的看著胡文海端起來的咖啡,然後學著他的樣子也喝了一口。

這東西他還是第一次喝,有點苦,不過機場咖啡是用來賺美元的,用料倒是不含糊。加了牛奶和砂糖之後,這東西喝著喝著倒也就習慣了。

今的衡建雲沒有穿軍裝,不過坐在那裏的姿勢就是他的名片,濃濃的軍人味道撲麵而來。

“我寫的那篇文章軍內反響很大,已經被定密了。”衡建雲放下咖啡杯,有些深色複雜的看著胡文海:“上麵對你這次出國很重視,也答應了我們連嚐試新裝備的申請。不過在行動中心戰的這個概念上,很多人認為技術上恐怕差的還遠,哪怕是美軍都達不到以行動為中心的要求。”

“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後不行。”胡文海搖頭道:“電子技術展是非常迅的,我認為十年內行動中心戰的概念就會被確立起來。而在此之前,比如美國人就能建立起這種信息化體係。我這次出國,會嚐試以現在美國的技術,來實現一部分信息化的先決條件。”

“對,這也是長們關注你這次出國的原因。很多人都在看,行動中心戰的概念很激動人心,但能不能實現還有待檢驗。”

胡文海笑笑,沒有話。

隻要有基本軍事常識的人都能看出來,以行動為中心對以計劃為中心的優勢。

軍事理論往往是落後於軍事實踐的,比如先是有了坦克,然後才有集中突擊和閃電戰。有了機槍和鐵絲網,然後才有了陣地戰。有了燧火槍,然後才有了排隊槍斃。

同樣的,正是因為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軍隊建設之後,各種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理論才開始成形。

比如胡文海拋出來的這個行動中心戰,乃是到二十一世紀美軍才提出來的軍事理論。單是這一點,就已經比解放軍現行軍事體係先進了至少三十年。

這個三十年絕不算多,實際上到14年的中國解放軍,也隻有極少數精銳能夠玩得轉行動中心戰。

可至少從邏輯上來,行動中心戰對計劃中心戰是擁有無以倫比優勢的。想也知道,工業時代的軍隊可以是一次性的,投入戰場之後就很難對其作戰計劃進行改變,也很難對戰場狀態進行實時應對。

但是進入信息時代,軍隊指揮和情報獲取的手段極大增加,在行動中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變更計劃成為可能。

三十年的差距,很可能現在的解放軍連這個概念都還沒有。胡文海猛的扔出來這麼先進的軍事思想,要是一點震撼力都沒有,不是太愧對三十年來中國解放軍孜孜以求的目標了?

東西是個好東西,但現在擺在解放軍高層麵前的,是可行性的問題。至少從中國目前的技術水平出,實現行動中心戰的目標看似是遙遙無期。

甚至很多人都絕對,這是個看起來很美的東西。因為行動中心戰的前提是軍隊信息化,可信息化軍隊是否能夠提供行動中心戰要求的高指揮效率和高感知力,這一點就不能不打上幾個問號了。

在這個時候,胡文海跳出來聲稱自己有一百多萬美元在手裏,而且願意無償幫助衡建雲的偵察連實現信息化換裝——啊,這個老胡家的覺悟還真是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