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蔣向陽的傳人(2 / 2)

額,難道會有奇遇?雨天看到這句話想道,這也太神機妙算了吧?趕緊往下看。

“……這封信,是我以意念拓在了盒蓋上的一層帛裏,隻有當我骨灰抹過之後,才會把內容印出來。”

“我是道宗第65代傳人蔣向陽,從始祖樸南子到我師父田襄子這一輩,道宗已經無法稱之為一個宗派,別說與茅山、武當無法相提並論,甚至一些小的流派,都不知道我們的存在。師父收了五個徒弟,但在倭國入侵時,師兄們出世入伍,三位師兄以身殉國,還有一位不知下落,生還渺茫……”

“師父把掌門之位傳我,我更是誠惶誠恐,在五師兄弟中,惟我資質最差,隻有勤加修煉,希望道宗不要在我手上斷了根流。可惜天不從人願,由於打敗倭國,重建華夏帝國之後,魔教趁天下初定,暗潮湧動,帝國中澤大帝大怒,下令廢止一切修行法門……”

“我連夜跑出來,不小心掉進了這裏。在這裏20年,我終於突破到了傳說中的體悟境,邁入了修行門檻,可惜急功近利,走火入魔。”

“盒子裏的《道德真經》,是道宗入門功法,同時也是開啟水潭秘室結界的咒語,望有緣人潛心修煉,待修煉成功,即可入秘室,傳承衣缽,成為道宗第66代傳人,光複我道宗聲威!”

20年前,中澤大帝下令廢止一切修行法門,這是華夏帝國盡人皆知的事情,也是一件拍手稱道的大事。某君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各種修行盛行的世道,雖然對普通老百姓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同樣作為人類,有的人可以修道修仙,長生不老,而大多數人隻能默默無聞、生老病死,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

華夏帝國幾千年來的帝王,本身也都是修行高手,聽說有幾位已經羽化成仙,而當**國大帝自己帶頭不修道不尋仙,也下令禁止天下修仙,這無疑是對生老病死最大的公平。他死後,為證明不是羽化仙去,還把自己的遺體置於帝國,讓天下人信服。

道宗?修行?魔教?天下不談修行久矣,張雨天淩亂了。難道特異功能啊、神鬼傳說啊,都是真的?

他從小在孤兒院長大,最大的理想就是把孤兒院建得更大,收留更多的孤兒。上天入地?長生不老?羽化升仙?這——這也太天方夜譚了吧?

不信歸不信,雨天把書拿起來一看,居然是《道德真經》!傳說這個經典,是上古時期道家老祖老聃遺世之作。當年老祖騎驢過陽關,陽子居以禮相送,老祖感念之下,為其點化,並送經書一本,是為《道德真經》,然後白日升仙,成為仙界太上老君。

收受真經的人奉老祖為師,潛心鑽研,大有所成,辭官返鄉,隱居收徒,其後人逐漸將期發揚光大,自成道家一脈,而道家講究無為而治,為無為,而後可以有所為。所以沒有嚴格的門派限製,直到近古,才慢慢地形成派別。

按類型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占祀派五類,在幾千年發展中,也逐漸形成了正一宗、南宗、北宗、道宗、太一宗等五大宗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近代以來,道教式微,上古五大宗和中古四大派都已經銷聲匿跡,反而紮根於世俗的道教門派,以各自道觀或山頭為根基發展了起來,一時山頭林立,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崳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十餘個門派聲勢浩大。

雨天或多或少聽過些許傳聞,打開《道德真經》第一頁,赫然寫著,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欽定《道德真經》,再翻一頁,開篇寫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怎麼這麼熟悉?好像舊書攤上有吧?

雨天想起來了,這是道家很常見的典籍,古代文人都爛熟於胸,怎麼會是修煉法門呢?難道古時的讀書人都是修行者?就算放到近代,除了中澤大帝廢止修行時代,這種書都是街邊貨啊,雖然自己很少看這種書。

不過,當他往下看時,卻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在每段正文側麵,都有注解,像開篇一句的注解就是,“體悟天地,非言可傳;靜心明悟,一朝拜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張雨天如饑似渴,他發現,這些文字,如果單從字麵理解,不失為一篇行文優美的好文章,但裏麵的注解,卻是在講如何靜心明性,與自然萬物溝通的法門。他相信,蔣向陽遺言中所留,應該屬實,對他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洞見生命奧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