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追求自己的幸福(3 / 3)

(2)勇氣創造機會

如果你愛她,就應勇敢地正視這份愛,並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把你的愛意傳達給她,那麼,創造機會與之接觸應成為你的首要日標。有時候,你需要做的隻是站起來,勇敢地走上去。

有一項態度測驗表明,現代的女性,對男性最欣賞的,不是英俊的外表,也不是瀟灑的風度,竟然是膽量!

在一次大學裏的舞會上林方認識了李楓。舞會上,人頭攢動,七彩斑斕,可林方什麼都沒看到,就隻看到了李楓。她正漫不經心地站在窗子旁邊,素而朝天。林方看了一會,開始了他的行動。他分開舞池中擁擠的舞者,斜對角向她走過去。他走得堅定、自信,一直沒停,一直走到李楓的麵前,二話沒說拉起李楓舞在池中。大學畢業後,李楓成了林方溫柔的妻。

李楓告訴他,她並不像他看上去的那麼漫不經心,她注意到了林方。當林方徑直走來時,她的心跳得跟什麼似的,在心中默默祈禱:“男孩,別停下!男孩,別停下!”

不管你是如何出色的一個男子,都很少有女孩子來主動追求你,所以,大部分的機會都必須由你自己去抓住才行。小夥子們,鼓起你的自信與勇氣,去大膽地追求心中的愛吧!機會就在你的身邊!

(3)大膽提出要求

如果你們建立了較好的“友誼”,那麼進一步的單獨約會、相互了解的過程就已提上了日程,而此時約會的技巧則至關重要。

在女性的心中,應付男人的誘惑、邀請時,與其積極地去思索,還不如以社會大眾的習慣來順從。所以,當你要去邀清她時,絕不要用商量的口氣問她“願不願意……”之類的話,而應開門見山地說:“咱們一道去吧……”雖然女人也有不願意與你同行的時候?但是,如果她想說“不”的話,則多少會給她造成心理負擔,使她覺得拒絕你有一種歉疚感。

然而,你如果用“願意不願意……”這種問法,乍看起來好像非常客氣,但事實上卻給了對方說“好”或“不”的兩種機會。如果女人說“願意”,就等於背上了責任上的負擔,而女人又不習慣於承擔任何責任,所以警戒心高的女人,為了不節外生枝,幹脆就搖頭對你說“不”了。

對於女性來說,在決定一件事情時。基本上都是選擇較輕鬆的。因此,女性通常都有懶得費心思的習慣,最好什麼事都不必動腦筋就能順利解決。所以,以上那種為了要尊重女性而提出的參考意見,反而造成了她必須經過思考後,才能作出決定的麻煩,這樣,在她的心中會產生排斥感。所以,你要尊重她的意見,不如幹脆告訴她,你要怎麼做,讓她依從你的決定去行事。這樣對她來講,會感到比較輕鬆。

(4)用行動作證

真誠的愛慕會體現在你的行動中,隻要你的心是坦蕩而真誠的,那麼何須表達!

靠彼此心靈的交流,給戀人一份溫柔的體貼,不一定是甜言蜜語的溫柔訴說。用你的身體語言,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便可以恰到好處地表達你的愛意。

女人比較樂於接受具體的行動,如果你隻是一味甜言蜜語,卻沒有一點具體的行動,她就會懷疑你是否真心誠意,因而會十分不安,就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由此可見,對待自己心愛的姑娘,除了嘴上表達之外,更重要的是以行動來表示愛意。但要注意尊重對方,掌握分寸。因為女人對抽象的語言不相信,而對及時、恰如其分的行動卻是樂於接受的。所以,如果你真的愛她,就用你的行動來證明吧!

5.把勇敢和機智結合起來

如果你有了既定的目標,就要勇敢地追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再把這種勇敢的精神與機智精神結合起來,相信你會更有把握贏得幸福。

曾連任印度總理,被世界公認為“最有權勢的女人”的英迪拉·甘地從小就抱定了“終身不嫁”的宗旨,並立誌獻身於民族事業。可是,1942年,25歲的英迪拉竟宣布與一位和她地位極不相稱的名叫費羅茲的青年結婚。其實,費羅茲已追了她9年之久,其間不僅曲折異常,而且也不乏機智精明之舉。

費羅茲出生於一個海軍輪機軍官家庭,12歲時當上了童子軍,參加了學校童子軍副團長馬拉維亞所領導的組織,這一關係帶給了他與馬拉維亞在政界中牢固的同誌般的友誼。後來,他決心獻身於自由運動,參加了國大黨,通過與馬拉維亞的關係,他可自由出入印度首相尼赫魯的官邸,進入了尼赫魯家庭生活圈子,從而有機會經常與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接觸。英迪拉正當年少,端莊秀麗,身材苗條,聰明伶俐。費羅茲深深地愛上了她。同時,英迪拉也十分愛慕他在政治鬥爭中的英勇無畏的精神,他那坦率誠懇的態度、真摯的友愛、無私的精神,以及趣味橫生的幽默感。

然而,費羅茲十分明白自己的處境。他與英迪拉的家庭背景相去甚遠。費羅茲出生在一個收入相當有限的家庭。盡管英迪拉的家庭已經“放棄了”豪華的生活,但是,按照印度的標準,她仍然是在一個奢侈的家庭中長大的。更主要的是,費羅茲家庭名不見經傳,而尼赫魯家庭卻是名門望族。另外,在印度社會中,兩性被嚴格地分開。不能容許青年男女間有自由的選擇。尼赫魯家盡管十分歐化,可是在許多傳統的道德觀點與社會準則上仍是相當保守的。並且,英迪拉雖然喜歡他,但還沒有到下決心排除幹擾嫁給他的程度。如果費羅茲十分明顯地表達他對英迪拉的感情,那麼可以肯定,他會立即被排除出尼赫魯家庭生活圈子。麵對這種情形,費羅茲不甘心就此罷休,決心狠下內功,從長計議。

一方麵,他決定繼續增強與英迪拉的感情,同日寸警告自己在事情沒有成熟之前不要輕舉妄動。從此,為討英迪拉歡心,他對她關心備至。甚至當英迪拉到英國牛津大學留學時,他仍經常去看她。無論她去什麼地方,費羅茲總是跟著她,幫她料理日常事情,關心她的健康,陪她去歐洲各地旅遊。兩人的感情終於到了牢不可破的程度。可是當著尼赫魯家人的麵,他仍然比較克製和謹慎,更加嚴格地遵守社交規矩。以致盡管英迪拉的姨母在英國常常遇到他倆,但從來沒有發現任何談情說愛的現象。

另一方麵,他明白在印度,兒女的婚事是由父母決定的。因此,隻有獲得尼赫魯及其夫人卡麥拉的歡心,才能將英迪拉娶到手。當時卡麥拉得了肺結核病,身體不好,這給費羅茲帶來了機會。每當卡麥拉身體好轉,按照國大黨的安排到附近村莊活動時,費羅茲就提著一個為她盛著茶點的小盒子,跟隨著她。每當出席政治集會時——這類集會通常是冗長而沉悶的一一他總不肯把這個小盒子放在一邊,或是托別人照管一下。卡麥拉有時候舊病複發,結核病容易傳染,許多近親都避免去探望她。可是費羅茲卻沒有為自己的健康著想。他一直在她身邊供她差遣,用說不完的故事和政界消息給她解悶。甚至連為她洗痰盂這種連官邸裏的清潔工人也表示厭惡的事,他都樂意去做。這樣做,使他成了尼赫魯夫婦最信賴、最歡迎的人。

終於,在費羅茲連續9年的進攻後,25歲的英迪拉十分感動,改變了“終身不嫁”的思想,決定與費羅茲結婚,並親自去說服自己的父親。尼赫魯對費羅茲那時已很鍾愛,所以他並沒有因為費羅茲出身低下,並且是一個異教徒而橫加幹涉,而是尊重了他們的選擇,並為他們安排了十分隆重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