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計劃,救援隊現在也應該出發了。話雖如此說,其實湯姆博士心裏也沒著落。
另一名向導說,駱駝必然跑向有水源的地方,我們先去找駱駝。
兩名向導走後,趙子遠說,我們要利用好這段時間,抓緊做事。沒有人應答。其實,在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科考隊員們都開始了工作:有的用望遠鏡觀察遠方奔跑的野駱駝;有的在測繪附近的山川地貌;有的在采集野駱駝在沙漠中生存所吃的植物;還有幾個人在討論……
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四小時……一天,兩天,三天,四天。兩名向導還沒有蹤影!
死亡的陰影越來越濃地籠罩在羅布泊的上空,科考隊員們己聞到了死亡的氣息。他們的食物幾乎沒有了,每人每天貓似的吃一點,熱、饑、渴,沒有氣力,話也極少,但他們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有條不紊地幹著各自的工作:記錄、采樣、觀察……終於,可怕的事情還是來到了:糧食沒有了,水沒有了,真的到了彈盡糧絕的那一天。
這天夜裏,湯姆博士心事重重地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研究後事。英國的江古爾博士心猶不甘地說,我們這八個人就這樣命喪羅布泊?有的說,這次考察花費這麼大的代價,就這樣前功盡棄豈不太可惜了?有的卻悲觀地說,我們眼看著就要葬身羅布泊,還考慮這幹什麼?一直沉默著的趙子遠忽然說道,咱們定一個死亡排序表,誰先死去,大家就先吃誰的肉!都愣了一下,旋即都齊刷刷地舉起手表示同意。湯姆博士掃視了大家一眼,有氣無力地說,好樣的!隻要有一個人活下去,就要把這些資料帶回去,請人們記住,這是生命向人類社會作出的環保宣言!於是,他們就依照年齡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了一個死亡排序表:
第一位,湯姆(69歲);
第二位,江古爾(66歲);
第三位,趙子遠(62歲)……
就在這天夜裏,黎明即將到來之際,奇跡出現了——兩名向導騎著駱駝趕了回來,十八峰駱駝一峰都不少!
科考隊員們高興都來不及,他們的身體太虛弱了,為了保全性命,都匆忙爬上駱駝往大本營出發……終於在第七天與救援隊會合了!
〔補記:聯合國根據科考隊的考察結果,在美國對野駱駝的各種樣品進行了基因分析。專家們一致認定新疆羅布泊的野駱駝是活化石,是以前駝類的祖先。聯合國遂撥款78萬美元建立了羅布泊野駱駝保護區。目前已有十個保護機構在羅布泊周邊建立起來,對野駱駝進行保護。——摘自2003年1月17日《報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