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魏醜驢露財招禍 侯一娘盜馬逃生(3 / 3)

有詩道得好:

馳驅名利向東遊,豈料中途遇寇仇。

身陷牢籠何日出,樁樁舊事掛心頭。

一娘被二盜纏住,盡意做作,哄得二盜滿心歡喜,百依百順。起初一個出去,一個在家看守,終日有得吃用,玩耍快活。二盜把他當為至寶,真個是要一奉十。誰知一娘別有一條心,都是假意奉承。

不覺光陰易度,早已過了五六年。一日,二盜都出去了,那住處止他一家,並無鄰裏。此時正值春天,風日可愛,孩子往外麵去頑,一娘連叫他吃飯都不答應,隻得自己到門外來找尋,隻見東邊一株大樹,鳥聲清脆。信步去到樹下,那棵大樹直挺挺的約有四五丈高,就如傘蓋,見孩子在樹邊打上麵的鳥兒。一娘攙著孩子四下觀看了一會,隻見四周俱是亂山,山上野花嬌豔,芳草蒙茸。又見那黃鶯對對,紫燕雙雙,不覺觸動心事,一陣心酸,止不住簌簌淚落。又在樹下坐了一會,攙了孩子來家。見路旁有一所廟,便進廟來看是何神像。隻見上麵供著一尊紅臉黃須三隻眼的神像,手執金鞭,威風凜凜。麵前一個金字牌位,上寫著"王靈官之位"。一娘倒身下拜,禱祝道:"尊神聽者,我信女侯氏,被二盜殺了丈夫,強占在此,不知何日方得脫難,懇求尊神暗中保佑,早離此地。"拜了出門,正撞見一盜回來,問道:"你在此做甚麼?"一娘道:"孩子出來頑耍,我來尋他,偶到這廟裏來看看。"強盜道:"我們這老爺極有靈驗的,你若觸犯了他,至少也要抽你百十哩。"一娘道:"想是個賊菩薩,管著你們的。"強盜笑道:"賊菩薩專一會偷婆娘。"三人同到屋內。

強盜少刻又去了一會,挑著許多海味雞鵝果酒等物歸來。一娘問道:"買這些東西做甚?"強盜道:"不是買的,是人送的。"坐下吃了飯,就將肴饌安排停當,擺上桌篩過酒來。一娘道:"等你哥回來同吃。"強盜道:"他同個朋友往北邊去了,有幾日才回來哩。我們落得快活的。"二人對酌。強盜道:"人有善念,天必從之。"一娘道:"怎麼?"強盜道:"我久要備桌酒兒與你對酌談談,礙著他不便,今日得他去了,正愁沒甚肴饌,卻好有人送這些東西來。"一娘道:"送禮的為何不送到家裏來?"強盜道:"這那裏是送我的?他是送別人的,路上遇見我,將那挑禮的嚇走了,就都送與我了。"一娘笑道:"阿彌陀佛,這樣善念多行幾個。"強盜笑道:"一日常行個把兒。"二人飲至天晚,乘興簸弄顛狂了一夜。

次日睡至日中方起。遂不出門,終日在家行樂,一連有二十餘日。強盜道:"明日是初一了,買些香燭來燒燒。"一娘道:"我在路上害病時曾許下泰山香願,一向未曾還得。近來有些夜夢顛倒,你多買些香燭來,我要還願哩。"強盜下山,果然買了許多紙馬香燭回來。一娘向空燒化了一半,對天拜過,藏起一半,等強盜出去,便來廟中燒香禱告,求早脫難。凡遇朔望,便來燒香。一夜,夢見靈官道:"你災難將滿,情人相會有日。隻是上公將我臉上搠破了,還求他不要來我廟中頑耍。"醒來心中甚喜。打發強盜出了門,便走來廟中拜謝了。走近前看時,果然臉上去了一條金。問辰生道:"菩薩臉上怎的破了的?"辰生道:"我昨日在這裏捉雀子,一個飛上龕子去,是我爬在菩薩肩頭上捉的,屋上一塊磚落下來擦破的。"一娘心中暗喜道:"菩薩叫他上公,想必後日有些好處。"因嚇他道:"你把菩薩臉上擦破了,他夜裏要來打你哩。你以後莫再來頑耍。"辰生嚇怕了,果然不敢再來頑。

過了些時,那一個強盜也回來了,騎著一匹高頭白馬,背著許多衣物。一娘看見生得甚是高大。有詩讚曰:

光橫碧練耳披霜,汗血沙場俠骨香。

名重有人求逸足,塵埋何用數驪黃。

千金燕市誰增價,一曲吳姬惜減妝。

莫向華山悲伏櫪,秋風指日看鷹揚。

一娘問道:"這馬不是你的原馬,那裏來的?"強盜道:"好眼色,是北方一個官宦的,一日能行五百裏,值二百兩銀子,是我偷來了。我的那馬送與朋友了。"一娘置酒與他接風,飲了一晚,兩人上床,歡樂異常。

一娘見了這馬,就存心要走,等二盜不在家,便將箱籠打開,也有二三百兩銀子,將二三錢的小塊子揀出來,將貼身的件小襖脫下,將銀塊衲在內,又將細軟裝些在搭褳裏。乘空來靈官廟內,燒香禱祝,要偷空逃生。取筶在手,求個聖筶,丟下去,卻是個陽筶。又禱祝一番,拾起筶來,再卜,又是個陽筶。一娘又祝道:"若果不該去,再賜個陽筶。"拍的果又是個陽筶。安了筶拜謝回來,耐性又過了年餘。整整住了十個年頭。

去心一動,一日難捱。又是秋天,但見金風淅淅,秋雨霏霏,足足下了一個月。二盜沒處去,隻在家裏盤桓,終日飲酒取樂。一娘雖是個好家,也當不得他們虎狼般的身體晝夜盤弄。

一日飲酒間,強盜取出三顆珠子來,有雞頭子大,光明圓潔得可愛。一娘道:"是那裏來的?"強盜道:"是北方莊戶人家一個小孩子手上的,是我摘來了。"一娘道:"也不怕嚇壞人家的孩子。"強盜道:"那孩子都嚇癡了,丫頭養娘還不知是甚麼緣故哩。"一娘道:"你真是強盜心,不怕嚇死了人。"看玩一會道:"送我了。"強盜道:"要,便拜我拜。"一娘道:"若不肯,我就打碎了。"強盜笑道:"癡子,家裏那一件不是你的?"三人歡樂了些時。

已是中秋之後,秋風漸起,景物淒涼。一娘熬不過,又來廟裏討筶要去。卻好是個聖筶,滿心歡喜,又祝道:"若真可脫身,再發個聖筶。"果又是個聖筶。一娘又拜祝道:"尊神若保佑我脫離此難,情人重遇,願來裝金建廟,求尊神默佑。"拜畢回來。

次日交秋社,二盜備了牲醴去祭社神,吃得大醉回來。一娘乘二個睡熟,忙去打點行裝,將銀衣穿在裏麵,叫辰生來,將要走的話向他說了。辰生此時已十餘歲,知道些人事了。把白馬備了,掛上搭褳包袱,牽出後門。複進來,一娘見二盜沉醉未醒,心裏恨他,取過壁上掛的刀來,要殺他們。卻又手軟了,想道:"罷,饒他罷。我雖受他們汙辱,這孩子卻也虧他們撫養。"遂把前後門都反鎖了,出來對馬說道:"你既是良馬,自通人性,我今仗你逃生,卻不知路徑,隨你去到就是路了,我母子性命俱在你身上。"便對馬拜了四拜,又遙向靈官廟拜祝道:"尊神既許我侯氏今晚逃難,無奈不知路徑,望尊神護佑。"拜畢,便抱了孩子跳上馬,夾一夾,那馬如風似電的向北去了。正是:

摔碎玉籠飛彩鳳,掣開金鎖走蛟龍。

畢竟不知一娘逃往何方?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