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同誌親切地逐個慰問我們。我望著陳雲同誌清瘦慈祥的麵容,回憶起他在中央根據地時平易近人,總是不知疲倦地工作的形象。更難忘的是,1935年1月土城戰鬥中,我親眼見到身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陳雲同誌,冒著槍林彈雨,親臨前線指揮搶救傷員,處理輜重,協助毛主席組織首渡赤水,在危急時刻表現了革命領導者的大智大勇。長征到達四川時,陳雲同誌執行黨中央指示,從天全縣境化裝去國民黨統治區,領導地下鬥爭。後來聽說黨中央派他去蘇聯參加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共產國際工作。在這期間,陳雲同誌給在法國出版的《救國時報》撰稿,宣傳我黨我軍的業績。
滕代遠同誌和我緊緊握手,李卓然同誌介紹了我的姓名。他馬上鬆開手,退了一步,上下端詳著我說:“呂繼熙?不是呂繼熙!”滕代遠同誌轉身向李卓然同誌說:“你搞錯了!”我輕輕點了點頭說:“我是呂繼熙!”記得在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期間,滕代遠同誌從三軍團政委調任軍委總動員部部長,我在軍委作戰科,互相間經常接觸。長征前夕,他受黨中央派遣到蘇聯參加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一去三年。當年我是17歲的小青年,經過三年的戰火熏灼,尤其是西征的艱苦磨礪,瘦得皮包骨,蒼老得像三四十歲的人,老首長當然不敢相認了。終於,滕代遠同誌認出我臉上殘存的一些當年模樣,激動地一把摟住了我,說:“小呂,你受苦了!你們都受苦了!”
隨同陳雲、滕代遠同誌前來的,還有馮鉉、段子俊、李春田同誌。
陳雲同誌看到我們一個個蓬頭垢麵,兩頰塌陷,走路搖搖欲倒,疲憊到了極點,心痛地說:“有什麼話,有什麼事,以後慢慢再講。你們先給我執行兩個任務:第一,要吃好飯;第二,要睡好覺!”
為了讓大家吃飽飯吃好飯,陳雲同誌到處張羅,除了大米蔬菜外,又設法搞來一些新鮮牛羊肉,還商請盛世才兩次派飛機空投了部分罐頭和其他營養品。為了讓大家睡好覺,他不辭辛苦地到星星峽每個角落,親自安頓分散住宿和露宿的同誌們,問寒問暖,籌措被褥,解決醫藥用品。我們放開肚子拚命地吃,都覺得世界上的食品沒有比星星峽的更香甜可口了。要不是陳雲同誌到處提醒別暴食傷了胃,我們真想一頓就把四個月挨餓的損失都補回來。我們使勁睡,日上三竿仍沉睡不起,日薄西山還在呼嚕。我們都認為天下的事情,沒有比舒心放膽地睡覺更美了。幾天的吃飽睡足,我們發青的臉頰開始泛出紅暈,酸軟的四肢有了一點力氣。
五一節那天,陳雲同誌召開大會。我們集合清點人數,發現隻剩300多人。慘重的損失,使我們麵麵相覷,不可名狀的哀痛,係上每個幸存者的心頭。
陳雲同誌見我們心情沉鬱,麵孔變得嚴峻起來。他用很重的上海口音說:“同誌們!革命鬥爭有勝利也有失敗,勝敗是兵家常事嘛!你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團結一心奮戰到這裏,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我們保存下革命的有生力量,我們就會發展壯大起來。隻要留得你們這些火種在,就可以引燃革命的燎原大火,就能奪取革命事業的最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