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猜疑心祛除術——從作繭自縛的泥沼中走出來(3)(3 / 3)

奧賽羅手下有個陰險的旗官伊阿古,他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升官發財,不惜顛倒是非黑白。因為沒有升上副將,他在奧賽羅麵前百般挑撥苔絲狄夢娜和另一員副將卡西歐的關係,陰險狡詐地破壞奧賽羅夫妻的感情。伊阿古偽造的定情信物和善良的苔絲狄夢娜對卡西歐的求情讓奧賽羅信以為真,被嫉妒心衝昏頭腦的奧賽羅一怒之下掐死了自己的妻子。事後,當他得知真相時,卻為時已晚。悔恨的奧賽羅最後拔劍自刎,倒在了深愛自己的妻子身邊。

實際上,奧賽羅猜疑的性格也是源於他的不自信。奧賽羅是個受當時社會歧視的黑人,在內心深處他有著深深的自卑感。潛意識裏他感覺自己是配不上苔絲狄夢娜的,因此當伊阿古挑撥說他的妻子與卡西歐有染時,自卑感讓他更覺得自己無法與卡西歐相比,他的內心產生的是深深的恐懼。因為他愛他的妻子,非常的愛,所以他非常害怕失去她。苔絲不停地為卡西歐求情讓他更有理由懷疑妻子對他的背叛,因此他才會對伊阿古的讒言深信不疑。

如果奧賽羅不聽信伊阿古的讒言,他也不會殺死自己的妻子,悲劇也就不會產生。奧賽羅雖然正直善良,英勇善戰,但相對地他思想單純。婚姻的美滿,順暢的人生曆程讓他看不到世界的黑暗麵,也無法理解這個世界上會有像伊阿古這樣的奸佞小人。他單純簡單的思想讓他在碰到邪惡的時候極容易懷疑、否定自己擁有的幸福,再加上害怕失去妻子的恐懼,被小人利用、左右也就順理成章了。

當然,如果奧賽羅是個理智、冷靜的男子,那麼縱有多大的懷疑,他也不會將自己的妻子殺死。他是個武將,擁有強大的爆發力是他成功的必備條件。他的大男子主義使他容不得自己的妻子對他有任何的不忠,即使是謠言,他也選擇不相信妻子,而是去驗證謠言是否為真。

當他看到妻子的手絹在卡西歐手裏的時候,當妻子不停地為卡西歐求情時,他的自尊受到了強烈的挑戰。他的懷疑在他虛榮的外表下變得如此強大,於是衝動的他不顧一切地殺死了妻子,即使垂死的妻子想要向他作解釋,他也完全聽不進去。衝動、暴躁、猜疑讓他喪失了理智,讓他對謠言深信不疑,悲劇就此釀成。

歌劇從嫉妒開始,以警鍾般悲劇性的結局留給了人們無盡的沉思。如果奧賽羅能夠堅守他與苔絲狄夢娜之間的那份珍貴情感始終如一,悲劇是否還會發生?如果奧賽羅相信自己的妻子對自己始終如一的真愛,相信自己值得妻子一生的付出的話,奧賽羅是否還會輕信奸佞小人的挑撥之語?

如果……如果有太多的如果,結局必定會大不同。遺憾的是悲劇始終是悲劇,因為是悲劇,所以留給人的印象才如此深刻與震撼。

古往今來,因猜疑心理而導致悲劇的人很多。《三國演義》中曹操懷疑華佗有殺他之心,於是將其囚禁於牢獄之中,致使一代名醫屈死獄中;同樣,在《三國誌》中,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猜疑,使他仰天長歎“既生瑜,何生亮”,最後口吐鮮血,嗚呼哀哉!曹丕對弟弟曹植的嫉妒猜疑,促成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傳頌的絕唱;《紅樓夢》中林黛玉,就因其性格多愁善感,嫉妒猜疑,最終也隻能是積鬱成疾,吐血而死。

再看看我們身邊,猜疑成性的也是大有人在。流言飛語滿天飛,指桑罵槐的也是層出不窮。對比自己優越的人,人們總是心懷不滿,暗自攀比,暗中爭鬥,你瞧不上我,我看不起你,最後鬥得兩敗俱傷。對他人的善意總是報以一種敵意、懷疑的態度,不相信人家會對他這麼好,不相信無條件付出的美德,猜疑這個懷疑那個,弄得是人心惶惶,焦慮不已。我們為什麼不堅守一個信任的原則,多一些信任與體諒,多相信世間還有美好存在呢?少一些猜疑,多一份信任,我們收獲會更多,快樂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