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轉移注意力
一個人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無是處。不要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點和失敗上,而應把注意力和精力轉移到自己最感興趣也最擅長的事情上去。從中獲得的樂趣與成就感將強化你的自信,驅散你自卑的陰影,緩解你的心理壓力和緊張。
3.對自己的自卑進行心理分析
這種方法可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進行。具體做法就是通過自己的聯想和對早期經曆的事情的回憶,分析找出導致自卑心理的原因,讓自己明白自卑情結是因為某些早期經曆而形成的,自卑感是建立在虛幻的基礎上的,與自己的現實情況無關,因而是沒有必要的。這樣可以從根本上瓦解自卑情結。
4.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看一個人有沒有價值,我們常通過他所做的事情來判斷,能做成多大的事情,就有多大的價值。因此,你可先選擇一件自己較有把握也較有意義的事情去做,做成之後,再去尋找另一個目標。這樣,你可以不斷收獲成功的喜悅,又在成功的喜悅中不斷走向更高的目標。每一次成功都將強化你的自信心,弱化你的自卑感,一連串的成功則會使你的自信心趨於鞏固。當你切切實實感覺到自己能幹成一些事情時,你還有什麼理由懷疑自己的能力呢?
5.從另一個方麵彌補自己的弱點
每一個人都有著多方麵的才能,一個人在這方麵有缺陷,但可從另一方麵謀求發展。一個身材矮小或過於肥胖的人,可能當不成模特和儀仗隊員,可是這世界上對身材沒有苛刻要求的工作多的是。一個人隻要有積極的心態,能揚長避短,就會將自己的某種缺點轉化為自強不息的推動力量。因為它會促使人更加專心地關注自己選擇的發展方向,往往能促使人獲得超出常人的發展,最終成為卓越人士。這方麵的著名事例數不勝數,如身材矮小的拿破侖,身短耳聾的貝多芬,下肢癱瘓的羅斯福,少年坎坷艱辛的巨商鬆下幸之助、霍英東、王永慶、曾憲梓,這些人要麼有自身缺陷,要麼有家庭缺陷,但他們都成了卓越人士,都從某個方麵改變了世界。
6.推翻內向的自我形象
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的主宰,要做自己人生的導航員,沒有誰比你自己更能決定你的命運。因此,你的個性內向與否,那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你自己的安排,是你自己的決定。當你認定自己性格內向時,你便賦予了自己內向封閉的自我形象。而一旦這一形象標簽進入你的潛意識,它就會反過來約束你的行為。對自己的社交缺乏信心的人,不妨將自己從記事以來所認識的朋友都羅列出來,你會驚訝於自己竟有這麼廣泛的交際。特別是要多想想你的那些好朋友,既然你能與那麼多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深厚的友誼,也就足以證明你並非性格內向、不善交際了。
上蒼賦予我們每個人的東西都是我們的資本,都可以被充分利用以實現自我價值。我們不必埋怨現狀,隻要你做到珍視自己所擁有的,充分發揮其作用,從現在起發揮自身的優勢和潛能,實現其價值,就能夠戰勝自卑,找到自我。因為能體現自身價值的並不是那些外在膚淺的東西,而是內涵、修養、品德。這看似相同的三個詞卻道出了做人的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