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槿花01(1 / 2)

引 子

康家在豫西乃至河南都是數得上名號的大戶。康家的祖上在明朝嘉靖年間,值張居正當宰輔的時候,中了當朝###第一名狀元。在翰林院當了幾年大學士、編修之職。隨後放任出朝當過廣州督撫。那時他正值壯年四十五歲時,有個屬下給他介紹了一個南少林寺的長老,是位得道高僧。康督撫在內室請高僧卜算前程,那高僧對他仔細端詳了足足有飲一壺清茶的工夫,方才捋著如雪的長須,星目閃閃,一派仙風道骨,朗聲道:“督撫大人恕老僧直言,你官運至此已盡,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刀光血災。”言訖,那高僧離座,對康督撫說了一句:“無量佛!恕老僧直言。大人好自為之吧!”揚長而去。這康督撫聽老僧的話頭,知道了這官不能再當了。心下遂萌生了退隱林泉,回歸故裏的念頭。他在當官以後,便把每年攢下的銀兩,送到老家讓父兄為他置買田地,待他有朝一日,置休了以後,好當個田舍翁。誰知沒等他置休,他的官運就到頭了。好在這康督撫也算個心胸寬闊之人,沒把這官帽看得多麼金貴。心想這頂烏紗帽,看到底不過是冬天戴的棉帽,夏天戴的草帽。這頂官帽嘛,乃皇家所賜,本就是皇家之物,還給他也就便了,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想到此,夜闌人靜,在書房鋪開文房四寶,向皇上寫了辭官折子,又給張居正張大人書了一函。這張大人是康督撫的恩師。他怕張大人向皇上建言,不放他辭官歸鄉。誰知,他的折子寄出不到月餘,皇上也就批準了他辭官的折子,又聽來自京師的好友來信,道及張大人並未向皇上建言,讓皇上叫他留任的話。當下接了聖旨,他就寒心了。真是伴君如伴虎。原想皇上對自已正龍恩日寵呢,不曾想竟如此寡淡,無情無義。恩師張大人,這次也沒有替自己說上一句話,卻是讓他更心涼。何至於心涼,恐怕是比皇上更讓他寒心,不覺目中灑下一掬清淚來。他思來思去,自己對朝庭的功過不說,但他捫心自問,對恩師張大人卻沒有一絲一毫的不敬。每年的冰銀逐年增加,逢恩師及師娘乃到師妹的生日,都不曾缺下優厚的賀儀。那年,小師妹的生日,他從多方打聽到她是屬鼠的。他請廣東深山裏一個名匠為他打造一對金鼠,在師妹生日那天,他親自奉上。卻遭到恩師張大人嚴詞申斥。好在師爺一言,才沒被退回。要不,那才大跌身份呢。從那次以後,康督撫每年給張大人送禮,他都要好好酌量而行。現在,他就要辭別朝庭這個是非之地。無官一身輕,這時才感到這句話的深刻涵義和弦外之音。在他和來接任的新督撫交接完畢的###第二天,他辭別故交好友,悄然離開了督撫府,十五乘馬車拉著家人和行李,艱難跋涉三個多月,才從明麗的秀山清溪的嶺南,回到逶迤著山山嶺嶺,呈黃褐色山巒 的豫西陝州縣城東北五裏的康家老宅。

這康家大院,在卸任的督撫康老爺主持下,又大大重修一番。占地百十餘畝,他是按照南方園林修建的。在當督撫的時候,他就請一位嶺南園林建築名師,畫了一幅藍圖。康老爺十分鍾情於嶺南那一塊青山綠水,漁歌唱晚的南海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