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小銀屏癡心懷俠義 老道士隱語破情關(3 / 3)

道士道:"何謂無情?"寶珠道:花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道士道:"情無盡乎?"寶珠道:作繭春蠶絲已盡,成灰蠟燭淚將枯!

道士道:"情有盡乎?"寶珠道:郎心已作沾泥絮,妾貌應同帶雨花。

道士道:"有情者就無情乎?"寶珠道:雲飛岫外難歸岫,花落枝頭不上枝。

道士道:"無情者就有情乎?"寶珠道:泉流石上珠猶濺,月到花間鏡更明。

道士道:"無情者遇有情,亦可情乎?"寶珠道:一任飛時沾柳絮,再從係處解金鈴。

道士道:"有情者遇無情,亦無情乎?"寶珠道:舉著畫膠膠不斷,抽刀判水水猶流。

道士點頭道:弱草輕塵,非真非幻,鏡花水月,是色是空。

寶珠接口歎道:弱草輕塵真是幻,鏡花水月色皆空。從今解脫風流孽,始信浮生一夢中。

道士道:"花史悟矣,山人去也。"寶珠點點頭,打了一個稽首。道士道:"前因具在,後會有期。"起身要走,紫雲等扶了寶珠上床。文卿見道士告辭,忙上前攔住道:"老先生慢走,先生既與內子有緣,有勞仙蹤降世,何不稍施法力,救彼沉屙?"道士笑道:"山野之人,有何法力?"夫人也顧不得回避,忙走出來道:"道士老爺,你老人家既有法術,何不救救凡人?要多少布施,我們都不吝惜,隻求你老人家救好了他,就感恩不盡。老爺不知道我這個媳婦,比兒子強百倍,是我心頭上塊肉,如有別的緣故,我們也沒有命,一條命就關乎幾條命。你老爺是個出家人,慈悲為本,也要做點子好事。"說著流下淚來。道士道:"太夫人差矣!生死有命,定數難逃,山人何能為力?況且是王母的詔命,誰敢有違?太夫人不須如此。"夫人雙膝跪下,哭道:"我聽我們二姑爺說,講你在楓山專救人的苦難。你不來,我們也沒處尋,你今天既來,就是我們的福氣,為什麼見死不救?你老爺也太忍心了!千不看,萬不看,還看我這一家子幾條性命。好老爺,你可憐見,救一救罷!"道士道:"太夫人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