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適當地“恭維”陌生人(1 / 1)

要想拉近與陌生人之間的距離,麵對陌生人時,不妨適當說一些恭維話。

有個生性高傲的處長,一般生人很難接近,他的生硬冷漠麵孔常使人望而卻步。有一個外地來的辦事員聽說了這個處長的脾氣,一見麵就微笑著向處長打招呼:“處長,我一進門就有人告訴我,處長是個爽快人,辦事認真,富有同情心,特別是對外地人格外關照。我一聽,高興極了。我就愛和這樣的領導打交道,痛快!”這幾句開場白,把處長說得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接下來辦事情,果然大見成效。

這個辦事員的成功便得益於開頭的那幾句恭維話。他先把對方抬起來,使其自尊心得到滿足,這時,對方就不好意思對一個尊敬自己的人給冷遇、刁難了。自然,高傲者會在維護自我形象的心理支配下變得和藹可親起來。

恭維話並不是隨便講的,要注意談話對象和內容,任何人都在心底有一種希望,年輕人的希望是自己,老年人則把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身上,年輕人希望自己前途光明,所以恭維時便須點出幾條,證明他是有潛力的,而老年人自知年老力衰,一切都已成為過去,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他們隻希望後輩人能超過自己,創出更好的前程。所以,對老年人恭維時,不妨將著眼點放到他們的晚輩身上。

那麼,怎樣“恭維”他人呢?這裏麵也有很多的學問。具體說來,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因人而異

“恭維”要根據不同人的性別、年齡、社會地位、人生閱曆和性格進行。

比如,對年輕人稱讚他的創造才能和開拓精神,對老年人稱讚他身體健康、富有經驗就比較合適。對教齡長的教師可稱讚他桃李滿天下,對新教師這樣說就不恰當了。

(2)語言懇切

在稱讚他人的時候,明確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有意識地說出一些具體細節,都能讓人感到你的真誠,而不會以為是過分的溢美之辭。

(3)措辭精當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說者好心,而聽者卻當成惡意,結果弄得不歡而散。因而稱讚的語意要明確,避免聽者多心。特別是陌生人一般警惕性較高,稍有不順,便會引起警覺。

(4)掌握分寸

不合乎實際的評價其實是一種諷刺,違心地迎合、奉承和討好也有損自己的人格。適度得體的恭維應建立在理解他人、鼓勵他人、滿足他人的正常需要及為人際交往創造一種和諧友好氣氛的基礎上,那種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曲意迎合是我們所不齒的。

善意的“恭維”對增進和陌生人的交談和交流,具有相當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