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48萬贖不回那十年迷茫癡情(上)(3 / 3)

妻愛如同一條溫馨清澈的小河,讓吳學勤覺得自己是個不忠的罪人,他準備從情途末路上撤離。但在易紅娟的傾心愛撫和金錢麵前,在她的強烈要求中,他隻好依舊與易紅娟相戀下去。

龔永豔已顧不得自己的榮辱了,找到亞通實業總公司與易紅娟大鬧了一場,兩個女人掀起了爭夫大戰。

龔永豔眼看丈夫仍傾心於易紅娟,她不得不含恨退出了苦心經營了10年的婚姻。

1997年4月,龔永豔與吳學勤離婚了。

離婚後的吳學勤攜著四歲的兒子,與易紅娟生活在一起。

易紅娟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懷著衝破羈絆之後的愉悅心情緊鑼密鼓地操辦著婚事,她要努力讓這次來之不易的婚禮轟轟烈烈。

易紅娟選擇7月1日香港回歸這個特定的日子作為新婚之日,她真誠地希望吳學勤與她的感情能回歸到10年前初戀時那般美好甜蜜。

趟過蜜月之河的婚船風雨飄搖

新婚之後情潮漸退,日子很快恢複了平靜。

吳學勤與易紅娟真正結合到一起,彼此開始發現對方有很多的缺點,兩人的感情迅速由亢奮浪漫走向婚後柴米油鹽的平淡枯燥。

吳學勤在城裏依然沒有正式職業,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兒子上幼兒園了,一家三口的生活和經濟開支全靠易紅娟一個人的工資來維持。

即便如此,易紅娟惟一的心願是希望吳學勤和她同舟共濟珍惜淒風苦雨後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與婚姻,攜手撐起一個幸福美滿的家。

一天夜闌人靜,易紅娟躺在床上久久未能入睡,倏然間聽到酣聲如雷的丈夫夢囈著前妻的名字,她心頭頓覺極為悲傷,她朦朧地意識到她仍是一個失敗者,雖然抓住了丈夫的身卻未能抓住丈夫的心,丈夫在心靈深處仍留戀著前妻。

易紅娟氣惱地推醒丈夫,向丈夫討個說法,丈夫竭力虔誠地表白自己今生今世隻愛易紅娟,易紅娟這才安下心來。

為了拴住丈夫,易紅娟幾乎傾其所有來守護這樁婚姻。在她心中,她可以淡漠父母,淡漠女兒,但就是不能淡漠丈夫。與此同時,她也勸慰丈夫忘掉過去,與她一道開創新的生活。她還利用自己的關係,四處奔波,幫丈夫尋找固定工作。

然而,吳學勤根本不是易紅娟所期望的那種專一安分的丈夫,他一邊殷勤哄騙易紅娟,一邊暗地裏與前妻藕斷絲連,還經常以生意忙碌為由夜不歸宿。

易紅娟忍無可忍地責怪吳學勤幾句,卻遭吳學勤唾罵,甚至大打出手,並規定不允許她今後去探視她親生的女兒,要她專心侍奉他們父子倆。

易紅娟在傷心意冷之際,開始意識到丈夫已不再是她熱戀時那個溫文爾雅的好男人了。

1997年8月15日。易紅娟哀求丈夫,她準備接女兒來家裏小住幾天。

丈夫堅決反對,兩人又爭執不休,吳學勤將易紅娟打傷後揚長而去,竟跑到前妻那兒住了兩天才回家。

這兩天,易紅娟氣得大病了一場,她恨自己無能拴住丈夫,更恨丈夫無情無義不顧她的情感倒向前妻,她開始反思自己婚後的生活與夫妻感情並非她理想的那般美滿幸福,相反給她帶來諸多苦澀:家庭經濟拮據;來自社會的、單位的、家庭的輿論壓力越來越大;貌合神離的夫妻關係給她的心理壓力愈來愈沉重。

易紅娟思前想後,一樁樁一件件昨日與今天交織的往事不斷啃噬折磨著她。

丈夫回家後,對她不冷不熱地保持著沉默。這令易紅娟內心痛苦而又矛盾:如果與他離婚,她怕遭人恥笑;繼續與丈夫過下去,丈夫對自己的感情已經消失。

易紅娟在進退兩難的婚姻圍城中深感切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