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日,正是花朝時節。天降薄雪,尚是春寒料峭之時,但見那古老的姑蘇城內百花齊放,竟是從未有過的奇景。
卻說那街道之前,處處搭著粥棚,均有那青衫布衣之人在那裏施粥濟民,城裏城外,竟是無一遺漏。近看,卻見那粥棚上,寫著林家的字樣,原來是姑蘇林家的善事。
說起姑蘇林家,蘇州城內,可是無一不曉。本地的大姓,先前自是以吳,陸,嚴,潘,慕容為首,而那林家,可是蘇州的世家之首,就連整個江南,也是前三之列。
而今朝,因林家當年相助有功,特賜列侯之位,今林家家主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所謂探花,不僅文采風流,更重要的是儀表氣質,那林如海溫文爾雅,出身大家,氣度不凡。更是和榮國公家的嫡小姐賈敏成就一段佳話。且說林海辭官後攜妻子回到姑蘇老家,每日賞花吟詩,倒也自在。卻說林夫人自幼為榮國府老夫人嬌寵長大,身體孱弱,成婚已過十年,還未生子,林家老家主自是不喜,而林如海待她,卻一如往昔。直到那年家裏來了個世外和尚,瘋瘋癲癲,說了好些話,又到姑蘇城外的千年寒山寺虔誠拜佛,終於有孕。而那產期,就是今朝。林如海更是提前三月便在城中設立善堂,救濟孤苦,隻為了祈求個母子平安。
卻說那百花洲內,林家府邸,蓮池之中那還為除去的舊年殘荷竟然齊齊開放,一時之間,府內清香流動,更是異事。
那林家家主林如海現年已有三十五歲,正是性情高潔之人,在產房外雖然心急如焚,但看到府裏的異象,也暗暗知曉,夫人的此胎,定然與眾不同。正沉思間,隻聽得一陣不似人間的仙樂飄過,產房內傳來異香,如海心中一動。
隻聽得嬰兒的哭聲傳來,產婆來報,夫人產下小姐,母子均安。
如海自是大喜,不理那產婆的欲言又止,直接到了產房。嚇得一幫侍女婆子忙下跪不迭。
產房之內異香更重,如海看那剛生下的女兒,更是憐愛。
卻見那女嬰並非剛生下的嬰兒那般,反而是冰肌玉骨,眉間自有不凡之氣。通身剔透,竟然不像塵世間的孩子。
如海雖是儒家出身,但涉獵眾多,自然看出此女不凡,略一思索,便下令府內下人對此間異象不得泄露半分。又對此女越加喜愛,便帶在身邊,親自撫養。乳名便為黛玉。
卻說黛玉三歲時間,一場大病,請便名醫,也都束手無策,正當如海心急如焚之時,那以前曾經來過的癩頭和尚,又到此處,說要化黛玉出家,可保一世無虞。那林如海自是不從,夫人賈敏愛女心切,竟是吩咐下人將那癩頭和尚打出去,所幸如海勸阻。那癩頭和尚瘋瘋癲癲說了好些胡話,旁人自是不理,唯有如海記在了心上。
說來也怪,自那癩頭和尚走了之後,林黛玉的病竟一天好似一天了,隻是身體嬌弱,夫人便令人集齊靈藥配成丸藥,讓黛玉每日都服。如此,也到了五歲之時。
卻說今上正是如海辭官前的學生,登基之時肅清黨羽,正是用人之際,忽想起如海的才略,便一紙聖旨,到了林家,複起用林海蘭台寺大夫,監察百官,又欽點為巡鹽禦史,主管江南鹽政。一時之間,榮寵無二。如海雖有隱世之心,但止不住今上的求賢之意,也念著先前的師徒之情,雖知曉此番定會惹出許多事端,但仍帶著妻子女兒,趕赴維揚上任
如今,那林家女兒,姑蘇黛玉,已然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