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風起雲湧
蒼瀾王朝光興二年,新帝登基不久,根基不穩,遂倚三朝元老,權傾天下的丞相洛銘謙,納其女為後,洛氏榮寵,一時間風頭大盛。後又拉攏四王之首的靖平王容雋康,以感念其鎮守邊疆有功為名,召其長女入宮冊為貴妃,次女嫁於洛楓封雲鳳郡主。用二年時間穩固朝政,擴張勢力,才有如今河清海晏,歌舞升平的蒼瀾帝國。
光興二年末,京都皇宮蒼龍殿內一片肅然,方才皇帝因與朝臣意見不合而憤然離去。作為百官之首的國相洛銘謙本應去向皇帝請罪,此刻卻隻是垂著頭默默的站著,盯著殿內華貴的金磚地,想起昨晚與皇帝的對話,嘴角彎起森然笑意。
蒼瀾的冬總帶著蕭索的意味溢滿大地,就連金碧輝煌的宮殿,也隻是單調的華麗,不複往日那刺目的絢麗多彩。
待冬日的清月爬上禦書房那宏偉的宮簷犄角時,禦書房的門被推開了。一個消瘦頎長的身影閃了進去。
禦書房昏暗的燭光映著皇帝一張俊秀陰冷的臉,狹長秀氣的雙眸溢滿了憤怒,薄希堅毅的雙唇隻是緊閉著,不作聲。半響,皇帝似平靜了心緒,冷冷的開了口:“若丞相所言非虛,朕該如何是好?”
丞相洛銘謙眉頭緊皺,垂首思索。皇帝耐心的看著他,等待他最寵愛的臣子給予他滿意的答複。許久,禦書房依然是一片寂靜,無言的沉悶在燈芯爆裂的“嗶啵”聲中蔓延開來。
“洛相?”皇帝似是有些不耐了。
“陛下,為今之計,隻有應時順勢了。”洛銘謙抬頭迎上皇帝犀利的雙眸,坦然的說出心裏的看法。
“應時順勢?”皇帝狐疑的看著他。
“是,應當今之時,順當今之勢。既然四王欲反,何不順水推舟,進而削藩。”
“相國所言甚合朕意啊!但削藩一事事關重大,關係天下安定,沒有十足把握,朕也不敢貿然行事。”皇帝欣慰的看了眼洛銘謙,俊顏似喜似憂。
“不是還有那一位嗎?借他之力,便有五成把握,如今教人難以把握的倒是鎮國將軍宇文訣,若得他相助,必可成大事。”
“宇文訣…宇文訣…”皇帝低頭喃喃道,思索了一會兒,便對洛銘謙道,“盡快讓暗衛滲透到將軍府,查探宇文訣的態度。”
“臣遵旨!”洛銘謙一直沉肅著的臉,終於掠起一絲激動。
已是歲末,寒風淩冽,雪羽飛揚,放眼盡是一片蒼白,無力地匍匐在大地的懷抱,等待冬去春來,綠意釋放的那一刻。
蒼龍殿前,狂風夾著漫天玉屑,連同那驚人的消息一起席卷了整個蒼瀾王朝。
在霧嶺郡,靖平王府書房,靖平王容雋康一臉凝重的看著他兩個兒子。
“子淵、子鈺,你們怎麼看?”
“父親,孩兒想,這應該是謠言,皇帝剛登基不久,尚未掌控全局,這時候削藩於他有害無益,隻會激怒四王,引起動亂。”長子容子淵信心滿滿道。
“不,我卻認為這消息是真的。皇帝雖然年少,實力不足,但絕對是個有膽識的明君,況且又有老謀深算的洛相輔佐。不會莽莽撞撞的做出這等重大的決定來,必是有了十足的把握,才會起削藩之心。”次子容子鈺皺著眉分析道。
“子鈺,你是否太高看小皇帝了。若不是倚著洛銘謙那隻老狐狸,他能把皇位坐得那麼穩?”容子淵輕蔑的說。兄長不以為意的態度讓容子鈺很是無奈。隻能向父親請示:“父親,您看呢?”容雋康似是沒有聽到,隻是垂首,默不作聲。
天妃郡,永湘王府,一個白色優雅的身影掩在滿目蒼翠欲滴的竹海之後。走近,才見一個身著白袍、溫潤如玉的少年倚在竹屋的欄杆上,微笑著看向來人。
“王爺,京城急信。”來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清秀俊雅的模樣,倒不像一個下人。
“雲落,辛苦咯!”慕染夜白皙纖柔的手指從信封中抽出一張雪白的素紙來。略略看了幾眼,便將紙揉成一團,握在手心,緊了緊,放開,一陣碎屑被風吹了開來。
“王爺,是京城出事了?”雲落擔憂的看著眼前年少的主子。
“嗬嗬……”慕染夜離開欄杆,站直身子,負手而立。淡然道:“皇帝要削藩。”
“這恐怕是洛銘謙的主意。皇帝雖然有心,卻一直無力。這一回定是洛銘謙為他提供了有力的籌碼,咱們不耐寂寞的少年皇帝才想放手一搏。”
“什麼樣的籌碼會使皇帝甘冒此險?”雲落不解。
慕染夜沒有答話,卻隻是滿眼笑意的遙指正北,許久,才緩緩吐出幾個字:“答案在那!”
京城?京城!
而同時,雪城的明惠王、玉城的瑞安王都收到了同樣的消息,二王除了震驚、憤怒外,未作他想。
這一個年尾,削藩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飛越蒼瀾王朝每個角落,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所有人都知道新皇帝容不下四大王族。不同的是,此刻所有的王公大臣、皇室貴族在為加哪方籌碼而矛盾。而所有的平民百姓則是在為如何躲過這場劫難煩惱。蒼瀾王朝如同一艘在烏雲籠罩下行駛的孤舟,在無垠的海麵不知不覺的向著風暴中心行去。
這樣不安的氣氛持續了許久。終於,春雷乍響,天邊濃雲滾滾,積蓄了一冬的力量在電閃雷鳴的喧囂中爆發出來。沉寂了太久的蒼瀾王朝在綠意盡釋的一刹那都動容了。
這一季,萬物都不甘寂寞,不消說人頭攢動,熱鬧繁華的京都皇城。這一日,風和日麗,蒼穹碧洗,平靜安詳的讓人昏昏欲睡。
寬闊潔整的馳道傳來踏踏馬蹄聲,一隊紫衣裝扮的侍衛疾馳而來,在街心皇榜欄停下。
於是,這一日,一紙詔書從皇城傳出,攪亂了平靜,驅散濃濃睡意,所有人都為之精神一振。王公大臣們開始四處奔走,搜羅奇珍,平民百姓們則是將這消息當作飯後話題,津津樂道。尤其是蒼瀾王朝的四位異姓王,更是攜家帶眷,趕赴京城。這一切皆緣於那紙詔書。
光興三年春,皇帝下詔,於四月中旬舉行萬壽盛宴,召四王入京朝賀,又大赦天下,一時間萬民歡騰,普天同慶。
陽春三月,暖風徐徐,江陵郡外的官道上,一隊華麗的車隊緩緩行來,當先一輛馬車最是華麗,在重重侍衛的保護中悠然行駛著。光亮鮮麗的車框上赫然刻著一個“靖”字。這是靖平王的車隊,當先一輛馬車中儼然端坐著的是靖平王和他的女兒容婉月。
“父王,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到京城啊?”容婉月斜靠在車窗上,一手托著雪腮,一手撩開窗布,偷偷瞧了一眼車旁騎著白馬,英俊剛毅的二哥,不耐的問。
“嗬嗬……月兒等不及了嗎?”容雋康慈愛的看著自己秀美出塵的女兒,語氣溫柔寵溺。
“嗯,雖然之前常跟著二哥在江湖遊曆,但還從來沒去過京城,好想看看京城是什麼樣的?”容婉月滿眼期待的望向遠方。
容雋康歎了口氣,順著撩開的窗簾也望了出去,感慨道:“快了,快了!該來的總要來。”
容婉月不明白父親為何會發出如此感慨,不解的看著他。
沉默了片刻,車外,騎馬的容子鈺突然眉頭輕皺,打了個手勢,讓車隊停下來。下馬來到車前,低聲對車內的容雋康說:“父親,後麵有隊人馬馳來,數量不少,恐怕……”
還未等他說完,隆隆的馬蹄聲變掩了過來,十數騎人馬轉眼到了車前停下來。
容子淵見到來人,立即下馬作了個揖,向來人朗聲道:“拜見永湘王!”
容雋康聽到對方竟是永湘王,不禁大為訝異,忙掀開布簾看去,見一輛華車上探出半個身影來,溫潤的俊容,分明的輪廓,真是慕染夜!
他微笑著打了聲招呼;“慕王爺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