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4(3 / 3)

“工會有他媽的什麼屌辦法?!你姓宋的把過去貪汙的救濟糧全吐出來,大夥兒就有得吃了!”

宋大英雄的臉皮是經過嚴峻考驗的,既厚實又紮壯,他麵不改色心不跳,居然能十分懇切地回答道:“不要這樣講嘛!本理事長不是一再告訴你們麼?說本理事長貪汙是沒有根據的,是萬惡的中國公司造出的謠言!其目的,就是他媽的要搞垮我們的罷工!要警惕呀,弟兄們,我們千萬不能上賀四眼的當!”

宋大英雄中午在縣黨部孫金龍同誌那裏就著大蒜吃了大半斤豬頭肉,肚皮鼓鼓的,不時地打著帶有大蒜味的飽嗝。

“我宋孟春的日子也不比你們好過,哦,我也在餓肚皮嘛!可是,難道饑餓能夠使我們屈服麼?不!決不!操他媽的,我們要……”

“我們要吃飯,不要狗皮膏藥!”

“揍姓宋的這個王八蛋!”

“揍!揍!問他當初怎麼答應我們的!”

會所秩序大亂,有人暗中搗蛋,一下子掀翻了八仙桌,宋大英雄沒留神,隨著那翻倒的桌子,紮紮實實摔到了鋪著青磚的地上。

這時,劉老窯帶頭大喊:“弟兄們,如果工會不能解決我們的吃飯問題,我們就複工去,大夥兒同意不同意?”

“同意!”

“同意!”

……

一看大夥兒要複工,宋大英雄慌了,忍著疼痛從地上爬起來,聲嘶力竭地罵道:“誰他媽的敢複工,我老宋操他祖宗十八代!我就放火燒他的房子!我就砸斷他狗日的腿!”

一些真心擁戴宋大英雄的理事和監事們也跟著嚷嚷:

“打倒破壞罷工的賊!”

“打倒中國公司的走狗!”

……

就在這時候,一群荷槍實彈的大兵衝進了會所,一支卡賓槍的槍口活生生地指住了宋大英雄的腦袋。

“請問,您老就是帶頭鬧罷工的工會理事長宋孟春吧?”一個戴著白手套的軍官頻頻點動著穿皮靴的腳,手裏擺弄著左輪手槍,傲慢地問。

“正是兄弟!正是兄弟!”

“宋理事長——”

“嘿嘿,兄弟還兼著工會主任哩!”

那軍官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唔,還兼著工會主任?那麼,宋理事長兼宋工會主任,跟我們到大紅樓去一趟吧!”

宋大英雄這才意識到,荷槍實彈的國軍士兵是衝著自己來的,忙不迭地解釋道:“長官,這是誤會!一定是誤會!兄弟是縣黨部指導下的西嚴礦區工會負責之人,是……呃,是……這個……這個……呃,我們工會是在政府社會福利部注冊登記的合法工團組織,呃……這個……”

長官卻不買賬,厲聲喝道:“沒有誤會!本團長要抓的就是你!”

“我……我犯了什麼法?”

“你擅自組織罷工,煽動工潮,製造騷動,破壞地方秩序,根據國府最近頒布的《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應予以拘捕!明白了麼?!”

什麼?什麼?國府什麼時候頒發了那個混賬的臨時辦法?咋沒聽孫金龍同誌說起過?該死!該死!這陣子忙著為工友們謀福利,竟忘了看看報紙,竟忘了瞧瞧黨國的“臉色”。

“長官,我……我真不知道有那個什麼《臨時辦法》,要是知道,長官你斃了我,我也不敢這樣鬧哇!我這不是衝著政府來的,是衝著公司的賀紹基來的!我敢肯定姓賀的不是好東西,他和共產黨有聯係,長官,我帶你去抓,真的,他決不是好東西!”

長官卻不去抓賀紹基。賀紹基給了新二十六師一百多噸上等好煤,又給了他不少好處,這樣的好人怎麼會是共產黨?

長官脫下手套,左右開弓打了宋大英雄兩個極響亮的耳光,然後命令道:“把這小子捆起來!”

撲上來兩個如狼似虎的大兵,一下子將宋大英雄短而粗的膀子扭到身後,從身後捆了起來。宋大英雄本能地掙紮起來,結果,豐滿而厚實的屁股蛋上被狠狠踢了兩腳。

“下麵,我點一下名,念到名字的,都得給我老老實實到大紅樓去一趟!”

長官念了五個人的名字,這五個人全是宋孟春的難兄難弟,黃色工會的理事、監事。然而,在場的隻有三個,另外兩個壓根兒沒到會所來。

在場的三個也被捆了起來。

完成了拘捕任務之後,長官自以為有訓話的必要,於是,扯著喉嚨對劉老窯等裏工工友們道:“唵,你們都看見了吧?鬧事是沒有好處的!不要跟著宋孟春一夥起哄鬧事!根據臨時法,禁止十人以上的請願、集會,今日本團長完全可以把你們通通抓起來!但是,念你們是初犯,這次就算了……”

被五花大綁捆了起來的宋大英雄自知和麵前這幫黨國的大兵們講不清道理了,索性挺著脖子充起了好漢:

“工友們,弟兄們,不要聽他胡說八道,我們的工會是登過記的,是合法的!我們的罷工也是合法的!我們必須團結起來,把罷工進行到底……”

“!!”

押解的大兵順手給了宋大英雄兩槍托子,宋大英雄的英雄氣概一下子失落了大半……

這兩槍托子使宋大英雄的頭腦多少清醒了一些,宋大英雄突然一陣心酸,眼淚差一點兒落了下來。這是怎麼回事?這是怎麼回事呢?他為之效勞的那個黨國怎麼把槍口對準了他?

宋孟春被拘捕,黃色裏工會和紅色外工會均被勒令停止活動,裏工罷工被瓦解。五月二十二日,賀紹基答應由公司出資購買麵粉補發給裏工,罷工裏工遂全麵複工。同時,為緩解外工矛盾,公司決定招收一千二百名失業外工進行田屯之老井恢複及遺煤複采,廣大外工精神為之一振。

是月底,京津滬平各地三十餘名工科大學畢業生陸續應聘來礦,給技術力量極其薄弱的西嚴煤礦帶來了一線生機,亦為大井工程的順利進行鋪平了道路。

賀紹基決意大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