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靜思泉水(1 / 2)

“《王朝聖殿》初篇,《攘四夷六合平》載‘巍武王以萬乘之軍,功前朝廢都平昌。旬日不破,有南彝通曉禦獸之士佐王破平昌,建言駕禦水獸鰈獺尋水源潛水入城,數日後攻破外城。然宮城因無水源可盾,致使攻勢一再受阻,後有南彝謀士建議驅鼠入皇城。致使皇城鼠害泛濫瘟疫橫行。前朝末代帝王宣掖吊死後宮大廳,皇族棄城投降。’”

稍作停頓,老人又繼續說道:“你可知我們現在所處祭天壇聖殿就是建立在原來平昌宣掖宮故址之上。鰈獺我也曾見過,碗口大的水源出口它都能潛入,如此異能卻無法找尋宣掖宮一絲漏洞,可見宣掖宮就無水源可循。”

軒然訝異道:“那如何可能啊,皇城中,將士卒吏仆傭也有數萬人,一日無水卻如何生活?”

老人回身坐下,把鏡子小心放入桌下暗格一包裹中。接著說道:“那自然是有辦法的。三十年前為剛出生的南明王世子齋祭祈福時,我曾見過南洲不同與中洲的風俗。南洲雨水豐足,也正因如此瘴氣毒物也很多,所以那裏一般無人直接飲用河澤水窪中的水。為避免中毒,他們總是尋求活水——泉水。大部分泉水都是由山上流下,距離州郡很遠,一旦流經沼澤便成了致人死命的毒水。所以他們想出一方法,南洲文竹特多,擇其大而中空者豎向鑿通,再首尾相連,以木樁支撐架在空中。州郡府衙供給錢物,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建造密封水庫,四通八達引來的水直接注入其中,並找專人看守。據傳前朝皇族似乎是南洲先民。我想宣掖宮的飲水建構大體相仿了。”

說著老人忽然停頓了一下,然後歎氣道:“說到這裏,也難怪鰈獺找不到水源侵入,那皇城水源都是架在空中,自然讓善於潛入江河地下水的鰈獺束手無策了。平昌雖然未破,隻要找出引水的源頭,截斷水源,須臾皇城自然不功而破,又何必放鼠入城,白白添了那麼許多冤魂。想來巍武王做的也太過。”

“但是王者做事向來如此,我們做臣子的也不能評說什麼。而祭天壇本是保佑朝廷祭祀之所,為何要建在宣掖宮這不詳之地?更加就是這地宮,曆代君王平生僅進入一次,靈珠也會在那次異動很久,而最近百年本是異常澄澈冷清的靜思泉水也會沸騰渾濁許久。早先祭師語言錄中隻記載靈珠的異動,卻未有載入泉水的異動。想來也是最近百年出現的變數了。那次也是如此……那次,唉,如果與你命數有緣,你自然會知曉。”老人欲言又止,滿麵憂愁。

軒然本想追問,但看見恩師一副憂愁滿腹的情形打住了詢問,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了。幸好這時,滿月的一絲光輝從天窗斜斜射入,照射在桌前茶杯碧水中,反射到老人臉上。眼前水光波動把老人從沉思中驚醒。接著說道:“唉,日月過的真快,沒想到都到了這個時辰了。我還是快說吧。”

“宣掖宮地下既無水源,讓人詫異就是建立原址之上的祭天壇又何來靜思清泉,如此不休不止流動的泉水從何而來。再者就是那水中蓮花石座——放置靈珠的石龕。看似普通的石座你如果仔細查看就會發現,它的底座竟是中空的,不與水底地麵接連。這麼一個巨大的石座無有地麵支持,停在水中不偏不倚不動,委是匪夷所思。在我耄耋之年因為實在困惑於此,曾私下躍入水中推攘試探,竟然紋絲不動。驚異之餘也讓我發現了一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