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的寶寶尚未形成規律,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關注和照料。其實,隻要父母細心,就會從寶寶大小便前的一些表現,找到一些寶寶的排便規律的。當然,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堅持按照一定時間規律把便,這樣寶寶的大小便自然會比較規律。
嗬護好寶寶的情緒。
5個月的寶寶已有比較複雜的情緒了,此時的寶寶,麵龐就像一幅情緒的圖畫,高興時他會眉開眼笑、手舞足蹈、咿呀作語,不高興時,則會哭鬧喊叫。並且此期的寶寶似乎已能明白家長嚴厲或親切的聲音,當家長離開他時,他還會產生懼怕、悲傷等情緒。
當然,這段時期隻是寶寶情緒的萌發時期,也是情緒健康發展的敏感期。所以,寶寶5個月時,父母一定要做好寶寶的情緒護理。
媽媽要用溫暖的懷抱、香甜的乳汁、慈祥的音容笑貌來撫慰寶寶,使寶寶產生歡快的情緒,建立起對媽媽的依賴和對周圍世界的信任。這樣,寶寶就易產生一種歡快的情緒,對於寶寶的心理發展及成長是很有益的。
給寶寶剪指甲。
選用鈍頭指甲剪。
給寶寶剪指甲時,媽媽要選用安全實用的專業的寶寶指甲剪,在大多孕嬰店都可以買到。專業的寶寶指甲剪是專門為寶寶設計的,修剪後有自然的弧度。
選擇合適的修剪時機。
給寶寶剪指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寶寶不會乖乖聽話。建議媽媽在寶寶熟睡後再進行修剪。另外,寶寶洗澡後,指甲比較柔軟,這時候修剪也比較方便。給寶寶剪指甲時,媽媽一定要抓穩小手,以免誤傷寶寶。
適合這個階段寶寶的玩具。
5個月以上的寶寶動作已經很靈活了,一般喜歡摸弄東西,喜歡看明亮鮮豔的色彩,同時也會因聽到一種奇特的聲音而高興。
這時期寶寶需要的玩具主要不在於造型的逼真和結構的完美,而必須可以抓摸戲耍而且無毒。其外形必須圓滑而無尖利,有鮮豔的色彩,並能發出響聲。所以,對這時期的寶寶最合適的是較大型的搪塑玩具,娃娃、長毛絨玩具以及會發出音樂聲的琴等,切忌選擇金屬玩具,以防尖刺劃傷皮膚。
5~6個月寶寶的日常照顧。
寶寶用品。
寶寶漸漸長大,此期間,除了繼續使用以前的用品外,從6個月開始應該為寶寶增加的用品有寶寶學步車、小勺、小碗、圍嘴等等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的選擇,同樣要選擇安全、無汙染、天然材質的。當然價格也需要考慮,不是越貴越好,給小寶寶買東西,選擇時,看重的是品質和安全,而其他一些因素都是次要的。
寶寶流口水怎麼辦。
一般的寶寶從生後4個月開始,就可能會流口水,原因是,由於此時唾液腺的發育和功能逐步完善,口水的分泌量逐漸增多,而寶寶還不會將唾液咽到肚子裏去,也不會像大人或大小孩一樣必要時將口水吐掉,所以,從4個多月開始,寶寶就會出現流口水的現象。
由於小寶寶的皮膚雖然含水分比較多,但比較容易受外在影響,如果一直有水流在下巴、臉部,又沒有擦幹以保持幹燥的話,容易出濕疹。所以建議家長盡量看到寶寶流口水就擦掉,但是不要用衛生紙一直搓喔!隻需要輕輕按幹就行了,以免擦破皮。
寶寶睡覺不踏實怎麼辦。
寶寶自身的原因。
寶寶長到了7個月左右,母乳已經不會很充分,而且寶寶的成長需要更多的營養物質,母乳已經不能滿足他,所以應該繼續給寶寶添加一些輔食,比如肉泥、豬肝泥和燉蛋,還可添加雜糧做的粥,使寶寶獲得更加均衡的營養。
肛門外有蟯蟲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如果有應求助於醫生積極治療。
寶寶的睡覺姿勢的原因。
這個階段的寶寶發育就是這樣,他的腿部力量越來越大,活動力越來越好,經過自己的練習,肢體的協調力也越來越好了。
所以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經常蹬被子,爸爸媽媽要及時地給寶寶蓋好被子,保證寶寶睡覺時不會著涼。這時爸爸媽媽就會感覺到很累,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買個睡袋,這樣不僅不怕凍著寶寶,爸爸媽媽也可以踏實地睡覺了。
關於寶寶的睡姿,到了寶寶翻身能自如掌控的時候,那時他會選擇最舒服、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睡。但是現在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還沒發育良好,如果讓寶寶獨立翻身找到舒服的睡姿是很難的事情,所以爸爸媽媽應該幫助寶寶暫時保持仰臥的睡姿。
三、7~9個月。
6~7個月寶寶的日常照顧。
選鞋。
過了6個月之後,由於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穿鞋可以促進寶寶多爬、多走,對運動能力和智能發展都很有好處,所以,在這時父母一定給寶寶選雙合適的鞋子。
當寶寶開始學爬、扶站、練習行走時,也就是需要用腳支撐身體重量時,給寶寶穿一雙合適的鞋就顯得非常重要。為了使腳正常發育,使足部關節受壓均勻,保護足弓,要給寶寶穿硬底布鞋,挑選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麵:根據寶寶的腳型選鞋,即鞋的大小、肥瘦及足背高低等;鞋麵應以柔軟、透氣性好的鞋麵為好;鞋底應有一定硬度,不宜太軟,最好鞋的前1/3可彎曲,後2/3稍硬不易彎折;鞋跟比足弓部應略高,以適應自然的姿勢;鞋底要寬大,並分左右;寶寶骨骼軟,發育不成熟,鞋幫要稍高一些,後部緊貼腳,使踝部不左右擺動為宜;寶寶的腳發育較快,平均每月增長1毫米,買鞋時尺寸應稍大些。
生活環境。
寶寶的房間一定要選朝陽的,但此時期的寶寶視網膜沒有發育完善,因此,要使用床幔來阻擋陽光,避免寶寶眼睛受到強光的刺激。房間燈光一定要實現全麵照明度,強調有光無源,一般可采取整體與局部兩種方式共同實現。房間裏不能有一盞光線特別強的燈,可用光槽加磨砂吸頂燈,也可用幾盞壁燈共同照明。
房間最好緊臨父母的臥室,在格局上,讓父母的臥室和寶寶房成為套房關係,相連的牆用櫃子或簾子隔開,方便隨時照看。麵積不宜過大,因為寶寶對空間的尺度感很小,房間麵積不宜超過20平方米,但最好不要低於10平方米。
要高度注意寶寶的安全。
有很多家長看到寶寶隻會爬行,就認為寶寶不會發生什麼危險,所以,當寶寶在地上玩時,家長就極有可能粗心大意——將寶寶放在地上,自己去做其他的事情。可以說,這是寶寶發生危險的最主要原因。為了寶寶的安全,家長不能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最好將家中一切潛藏的危險都清除掉。
7~8個月寶寶的日常照顧。
不要讓寶寶的活動量過大。
通常,喜歡動的寶寶隻要是醒著,就基本上不會閑著,而且在不閑著的情況下仿佛也不知道累。隻要寶寶不哭,家長往往會忽視其他的問題。此外,有些家長為了使寶寶盡快會走路,常常長時間地扶著寶寶讓其練習走路,還認定這對寶寶的成長有好處。
但是實際上,寶寶的活動量過大不僅無法達到既定的目的,反而還會為寶寶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因為本階段的寶寶關節軟骨還太軟,活動量過大極有可能致使關節韌帶受傷,進而導致寶寶患上創傷性關節炎。
讓寶寶擁有良好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對媽媽而言,還是對寶寶而言,有一個良好的情緒都至關重要。媽媽擁有良好的情緒,會對寶寶更加愛護,給予寶寶更多的愛;而寶寶擁有良好的情緒,則會更加熱情地探索對自己而言完全未知的世界,並從這一過程中收獲樂趣,收獲信心,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發展方向。更為關鍵的是,寶寶擁有良好的情緒,過得開心快樂,家長也會跟著開心快樂。無疑,這樣的家庭氛圍對寶寶的成長是絕對有利的。
為寶寶創造安全自由的空間。
在本階段,隨著寶寶的成長,好奇心也在逐步提升,活動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強,同時寶寶的獨立意識也逐步提升。對家長的關心或幫助,此階段的寶寶有時會表現出抵觸情緒。也就是說,寶寶自此開始已經不再完全依賴家長了,而有些寶寶甚至喜歡一個人爬上爬下,如爬椅子、沙發等。可以說,這種表現一方麵讓家長很歡喜,而一方麵又讓家長很擔憂。喜的是寶寶已經能夠自由獨立地活動了,憂的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安全隱患,威脅著寶寶的安全。顯然,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自由而又相對安全的空間對寶寶和家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家長在放手給寶寶自由的時候,要為寶寶創建一個安全的活動空間。如此,寶寶才能玩得快樂,家長才能放心。
把握寶寶如廁訓練的時機。
要等到寶寶真正準備好再開始訓練,這樣,整個訓練過程對父母和寶寶來說,才不會太痛苦。在決定訓練如廁之前,最好對照一下基本清單,看看寶寶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兩歲時,寶寶身心發育基本成熟,此時開始訓練,往往隻需2~3個月就可以讓寶寶學會自己大小便。成熟早的寶寶,可以從1歲半開始訓練。總之,就像引入輔食一樣,要觀察寶寶的狀態,而不是去數日曆上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