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判僵局中,“笑”往往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潤滑荊,它使談判對手間有了感情上的溝通。
194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在飛往德黑蘭會見英國首相丘吉爾和蘇聯領袖斯大林之前,他對斯大林就抱有很大的好奇心。他對一位朋友說,他能對付“這個怪老頭”。
羅斯福一見到斯大林時,發現對方是那樣的倔強、嚴肅和冷峻,簡直無法交談。為了打破斯大林冰冷的緘默,羅斯福用盡了心計,但三天下來沒有突破。第四天早晨,在去會議廳的路上,他趕上丘吉爾,抽空對他說:“溫斯頓,希望你不要對我馬上要做的事感到惱火。”丘吉爾換了一支雪茄煙,哼了一聲。當他們一行走進會議廳時,羅斯福開始實施他的計劃。
“我和斯大林私下交談起來,”羅斯福後來追述,“我說的還是過去說過的一些話,但我擺出了一副非常親密和偷偷摸摸的樣子,但斯大林臉上仍無笑容。接著,我抬起手,遮住嘴,向他耳語道,‘今天早晨,丘吉爾有些不正常,他昨天夜裏做了噩夢。’斯大林的臉上掠過一絲微笑,我想我的計策開始奏效了。剛在會議桌邊坐定,我就開始取笑丘吉爾,一會兒諷刺他的英國紳士風度和約翰牛,一會兒數落他的雪茄煙和他的惡習。丘吉爾的臉紅了,眉毛也皺了起來。丘吉爾越難堪,斯大林就越想笑。最後,斯大林終於放開聲音,深沉開懷地大笑起來。三天以來,我第一次見到斯大林輕鬆的麵容。我繼續運用這個計策,直到我們兩人的笑聲交融到了一起。就在這時,我才叫了他一聲‘約瑟大叔’。要是在前一天我這樣稱呼他,他一定會認為我太放肆,但是那一天,他笑了起來,還走過來與我握了手。”
在商務談判中,我們同樣可以利用語言藝術進行感情溝通,讓對方“笑起來”,從而拉近距離,達成共識。在其他社交場合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