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薇先生自然也是知識階級,他在同階級中發見了這許多奴隸,拿鞭子來抽,我是了解他的心情的。但他和他所謂的奴隸們,也隻隔了一張紙。如果有誰看過非洲的黑奴工頭,傲然的拿鞭子亂抽著做苦工的黑奴的電影的,拿來和這《略論中國文壇》的大文一比較,便會禁不住會心之笑。那一個和一群,有這麼相近,卻又有這麼不同,這一張紙真隔得利害:分清了奴隸和奴才。
我在這裏,自以為總算又鉤下了一種新的偉大人物--一九三五年度文藝"豫言"家--的嘴臉的輪廓了。八月十六日。
注釋:(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五年十月五日《芒種》半月刊第二卷第一期。發表時題目下原有小注:"一至三載《文學》,四不發表。"按《"題未定"草(四)》實係擬寫未就。
(2)"生腦膜炎"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偽滿《盛京時報》第三版載《魯迅停筆十年,腦病甚劇亦不能寫稿》消息一則:"上海函雲,左翼作家魯迅近染腦病,亦不能執筆寫作,據醫生診稱,係腦膜炎之現象,苟不速治,將生危險,並勸氏今後停筆不作任何文章,非休養十年,不能痊愈雲。"同年三月十日天津《大公報》據以轉載。
(3)《益世報》天主教教會報紙,比利時教士雷鳴遠(後入中國籍)主辦。一九一五年十月創刊於天津,一九四九年一月天津解放時停刊。
(4)張露薇原名賀誌遠,吉林人,曾主編北平《文學導報》,後成為漢奸。《略論中國文壇》一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題目分別為《意識正確的文魔們的新夢》和《茅盾先生的法寶》。
(5)紀德(AGide,1869-1951)法國作家。著有小說《窄門》、《地糧》、《田園交響曲》等。巴爾紮克(HdeBalzac,1799-1850)法國作家。他的作品總題為《人間喜劇》,包括長篇小說《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幻滅》等九十多部。
(6)成仿吾湖南新化人,文學評論家。創造社主要成員之一。
(7)關於祝賀高爾基創作四十年一事,上海《文化月報》第一卷第一期(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曾刊出由魯迅、茅盾、丁玲、曹靖華、洛揚等人署名的《高爾基的四十年創作生活--我們的祝賀》一文,並不是祝電。
(8)綏拉菲摩維支(ACCepadMpGMZ,1863-1949)蘇聯作家。他的長篇小說《鐵流》由曹靖華譯成中文,魯迅寫了《編校後記》,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以三閑書屋名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