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係人員應該根據報紙接受信息者層次高、報道深入細致和具有記錄性這三個主要特點,恰當運用這一媒介。在迅速提供一些新聞信息的同時,注意向報紙提供一些能引導輿論、幫助決策、具有較大深度的報道。在選擇報紙做廣告宣傳的時候,應考慮文化層次較高的對象。
二、雜誌
雜誌是介於書籍和報紙之間的印刷媒介。雜誌是伴隨著報紙的產生而逐步形成的,它與報紙既有相同之處,也有較大區別。雜誌的誕生距今已有3 00多年的曆史。真正意義上的雜誌是在法國出現的。166 5年,巴黎出版了一份名為 枟學者雜誌枠 的期刊,創刊時為周刊,後來改為月刊。這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雜誌,其內容主要是科學動態、發明、新書介紹等。
目前,全世界出版的雜誌在 15 萬種以上,在美國發行的雜誌和專業化的出版物超過了1 200 0家,他們向專門界定的受眾提供有效的專業化的傳播渠道。雜誌在內容和受眾訴求上的差別幾乎是無限的,而且還在不斷地變化。大約每年有3 00種新的雜誌開張。
據新華社2 003 年5 月1 9 日公布的數據,我國2 002 年共出版雜誌9029 種,平均期印數為 20406 萬冊,總印數達 29.51 億冊。在這些期刊中,月刊 3 094 種,占全部期刊的 3 4.27%,雙月刊279 0種,占30.9%,季刊23 87 種,占23.84%。
雜誌已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大眾傳媒之一。雜誌就其內容來講,可以分為綜合性雜誌、專業性雜誌、娛樂類雜誌三大類。按出版周期來劃分,雜誌有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年刊等。
期刊在控製和發行方麵的情況不盡相同。有些是家族所有,例如在德國、日本、法國外省的情形。有的是大企業集團擁有,例如在意大利、印度。或由政府機構擁有,例如在中國、古巴、埃及和突尼斯。在大多數情況下,報業集團是大股東,這在歐洲、拉美和北美非常普遍。這些報業集團促成了跨國經營,尤以在期刊類出版物中突出,典型的例子有 枟幸福枠、枟花花公子枠、枟她枠 等雜誌。報刊的發行方式則取決於所在國的傳統,有的在報攤上出售,有的是送報入戶,有的則在銷售機中出售。
雜誌與報紙不同的是,它不是以“快”取勝,而是以深度和廣度取勝,依靠它的內容把發行的渠道延伸得很遠,乃至打破國界的限製。雜誌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雜誌的信息容量大,時效性長
有的大型雜誌,一冊的內容比一本普通書的容量還大。內容龐雜,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都能涉及,這一點與報紙相似,但雜誌的內容一般比報紙更詳細、更深刻。往往具有文獻參考價值,能給讀者留下強烈而完整的印象。對新聞時事的報道更詳盡、更準確,分析和評論更深刻、更透徹、更權威。
雜誌的閱讀有效時間長,可重複閱讀,好的雜誌不光為人傳閱、借閱,而且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具有保留價值,因而在某種程度上擴大和深化了傳播效果。印刷精美的雜誌,往往能伴隨其長期的保留價值而持續不斷地發揮其傳播效果。
(二)針對性強,保存價值大
雜誌向專業化、細分化方向發展,幾乎對於每一種興趣、職業和愛好,都有相應的雜誌或者期刊來迎合。使傳播者比其他媒介更經濟地針對特定受眾傳遞特定訊息。雜誌種類繁多,每種雜誌都有自己的特定讀者群,數千種商業和專業出版物向一個仔細界定的受眾提供服務,其讀者大多是對某一專業領域有所研究或有濃厚興趣者,因此比較固定。具有特殊性要求的讀者要求雜誌對於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的加強。例如,老年公民認為,作為一個保健信息的信源來說,雜誌的作用僅次於保健專家。雜誌在塑造意見、創造時尚、設計房屋、確定職業或者商業標準以及獲得政治支持過程中的生命力和力量不可忽視。有利於公共關係工作者進行有目的的公關工作。
讀者重複閱讀的可能性大,具有保存價值和記錄的作用。雜誌印刷、設計、裝幀更精美、漂亮,圖文並茂,尤其是封麵和封底,更具有吸引力。雜誌具有收藏和保存價值,便於攜帶,便於閱讀,便於流傳,在傳播新思想、新觀念、新時尚方麵,影響力更大。
(三)出版周期長,傳播效果受限
雜誌的主要弱點在於出版周期長,不能迅速報道新聞事實,迅速傳遞各種信息,尤其是對於瞬息萬變的經濟信息感到束手無策。雜誌的出版周期大都在一個月以上,這樣就不能迅速報道新聞事件,麵對複雜多變的社會形勢和市場行情,不便於組織調整傳播策略。
作為公共關係工作者,在選定雜誌作為媒介時,首先應考慮這種雜誌的讀者群,研究這些讀者是否是自己麵對的公眾,對於開展工作有無實際意義。一般來說,有些雜誌的專業性太強,讀者群受到限製。隻有那些較低層次的普及型非專業性雜誌,才能被公共關係部門作為傳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