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每個人的內心都是發光體
初識韋娜,已是五六年前的光景了,那時我們是同事,她很勤奮,做事也是認真到固執。固執這個詞在我來看,絕非貶義,而是一種遵從內心的體現罷了。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件發光體,無論你是感性或理性的人,都會在其指引下幽然前行甚不自知。據說真正的作家在創作時一定會選擇遵從內心,寫故事的作者會去感受它,寫科幻、寫武俠的作者則會去迎接它,唯有此才可感受真實,觸摸那種安靜的力量。
我從拿到文稿到全部讀完,隻用了不到兩天。書裏的主角們經曆著生活中的闖關遊戲,從上學、工作、戀愛,到一係列選擇……無不麵臨層層關卡,卻又必須衝關,幸運的是,他們自己就是決定闖關結果的判官。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正如翻看老電影般勾起太多過往。記得兒時,家門樓下有個幾十厘米高的台階,媽媽反複告誡我經過那裏時要留意腳下,否則會摔跤。結果我還是在那裏跌倒了兩次:第一次跌傷腦門,代價是整整一個月都頂著難看的紅藥水,仿佛點著紅點的發麵饅頭;另一次是和同學打鬧,跌破了嘴唇,去醫院縫了十幾針,代價是看別人吃肉,我隻能一旁喝湯。這樣的結局自然深入我心,從此我不僅牢記路過那裏要謹慎慢行,也學會了行走的方式和規矩。
漸漸地,我從生活中學會了努力。努力生活,努力思考,努力享受困難和艱辛。人不能隻信服“在哪裏跌倒,就要在哪裏爬起來”這種莽夫般的鼓勵,若不去思考跌倒的原因,你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得鼻青臉腫,魂飛魄散。找到根源,剖析內心,方得始終,這就是本書與心靈雞湯的最大不同。
21世紀是信息時代,也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時光越走越快,我們分不清夢想和野心的區別,匆忙、虛榮與焦慮混雜成一個滿是汙垢的毛線球,鬼魅星一般穿行於多維空間裏。我們擔心忘帶手機的自己會被世界遺忘。說穿了,這是孤單,也是闖關。既然今天這麼真實,就請讓我們內心如海。
這是一本好讀、走心的書。對於韋娜可以寫出這麼多有韌性的故事,我是不感到驚奇的。因為她的內心就像一棵安靜的樹,枝繁葉茂,優雅傲骨,同時又充滿生命力。最值得稱道的是,她用感性的文字詮釋著理性的真實和殘酷,這種詮釋很柔,也很夠力道!
若是這一世,我真的努力成為一棵安靜的樹,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於思洋
2015年7月於酷熱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