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就有了一種成佛的節奏。眼前的佛祖D同學又開口了:“好了,我們去那裏吧。”

等……那裏是哪裏啊!別看我有個Condom這麼洋氣的名字我可是非常傳統保守的(是嗎)。當時我的表情肯定是瞬息萬變,不然他不會笑了起來而且該死的還笑得特別好看,搞得我又是一陣小鹿亂撞。

於是在咖啡館度過了半個小時(才半小時)的時光之後,我和D同學出現在了大學圖書館門口。當我看著眼前輝煌的塔狀建築物時,內心百感交集——真的有人第一次約會來圖書館的嗎?真的有啊!而且就是我自己啊!我們是幼稚園小朋友嗎?

D同學輕車熟路地帶著我到圖書館一樓拿了一本超級厚的英文俚語辭典,然後一起去了二樓的一間私人學習室。那間房又白又亮,很安靜,隻有一張課桌和兩把椅子。對著那本俚語辭典,我們開始玩很簡單的遊戲:我隨便翻一頁指一個詞,他用視頻或者故事給我解釋直到我完全明白為止,有種他在給我上課的感覺。英文俚語實在是很有趣的東西,玩著玩著我就完全放鬆了,尤其是挑到那種很搞笑的俚語比如男妓之類的……看他費勁地解釋真的超開心。

後來話題多了起來,我們聊專業和未來規劃,他是科學係我是傳媒係,差得十萬八千裏,教學樓卻挨在一起。我們聊電影和漫畫,一邊聊一邊發現我們之間共同愛好實在太多,畢竟是動畫社認識的同好啊!

有個片段我記得特別清楚。他對我說,你的眼睛很好看。我下意識地摸了摸眼睛說,是黑色的,和你的不一樣啊,不過你的也很好看。我看見他明顯愣了一下,然後閉上眼睛趴在了桌子上,半邊臉枕著自己的胳膊。他金色的睫毛垂下來,整張臉好看得和天使一樣。

很久以後我才知道那時候他是害羞了,明明是他先說起眼睛的,卻是他害羞。有時候神經大條得要死,有時候又比任何人都敏感,D同學就是這麼一個奇怪的人。

我們從下午三點一直聊到六點,私人學習室關門了我們就轉移到公共書架間的沙發椅上繼續聊。在一排又一排書架之間,放眼看去全是書,旁邊有大大的落地窗,外麵是傍晚的夕陽,氣氛好到仿佛在漫畫裏。我那時候才意識到我已經很久沒有緊張過了。他從椅子上站起來,向我伸手,我會意地握住,下一秒就被他拉到懷裏了。當時我靠在他胸前,腦袋裏唯一還醒著的一句話是:這家夥身上超好聞的。

天完全暗下來我們就結束了約會,分別的時候他禮貌地在我臉頰輕吻了一下。回到家我收到他發來的短信,隻有一句話:和你在一起很開心。據我的澳洲友人介紹這就是“咱倆可以繼續發展下去”的意思了。

總之,之前還被我詬病過的圖書館約會最後卻讓我心情愉悅,不得不說D同學還是很會考慮的,後來他告訴我之所以安排這樣一種特殊的約會是考慮到我之前一直在網上跟他嚷嚷“英文太差誓不見麵”的緣故。

六、戀愛這件小事

我和D同學從二〇一二年年初的第一次約會交往至今,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由於我們倆的文化背景相差太大,交往期間發生過的各種囧事和趣事層出不窮。

1.正式的Relationship

在交往的最初,我一直對我和D同學的關係存疑。因為總聽說西方人的戀愛關係最初叫作dating階段,這個階段什麼變化都有可能發生,戀愛雙方也不用很嚴肅地對待,甚至可以同時和不同的人dating,除非兩人建立了serious relationship。我呢,雖然99.972%的時間都是個女中豪傑(閉嘴),但畢竟也還是有0.028%的時候是個純情羞澀又惴惴不安的少女(快閉嘴),所以最初有一陣子,我不敢跟D同學確認我們倆到底是在以怎樣的關係交往著,我又是不是隻是他dating對象的其中之一呢?讓我意外的是,第一個提出這個問題的不是我,而是D同學。某次約會的時候,他非常嚴肅地對我說,我有些事想和你談談可以嗎?我立刻正襟危坐。他問我,對你來說,我是什麼角色?我一下就愣住了,我想說很多很多,我想說我想要的是正式的認真的戀愛,我想說我在那段日子的所有焦慮和困惑,但是當時的我就愣在那兒,什麼都說不出口。而他認真地看著我的眼睛,好像生怕我有哪個詞聽不懂似的,慢慢地對我說,“你和我,我們現在是in the relationship的狀態,我是你的正式的男朋友,我是這樣認為的,你呢?”他說,“我希望你和我在一起,並不是出於need,而是出於我們彼此喜歡而你是真心的want,好嗎?”

我才知道那段時間他也一直為我對他的感情而不安著,希望在我這裏得到確認。一想到我們同時在為同樣的問題糾結,我就覺得又好笑又開心。當時真的特別感動,拚命跟他點頭。

2.First Kiss

我們交往了快一個月的時候,D同學還一點點想要吻我的表示都沒有,我當時就覺得這個節奏十分不符合西方特色啊。想我一代女中豪傑羅套套(?),哪能和自己男朋友連個小小kiss都沒有的,簡直是恥辱啊。山不轉水轉,他不動我動。於是某次和他在學校中庭的沙發上聊天的時候,我當機立斷決定把first kiss拿下。

當時他看我臉色很紅潤,就關切地問我怎麼了,我說你先把眼睛閉上。他狐疑地看我,我就一直嚷嚷著閉眼睛閉眼睛,最後他拗不過我慢慢閉上了眼睛。我說你保證無論發生什麼都不睜開,他說好。

於是我對著他那兩排長長的淺金色睫毛深呼吸了三次,快速在他嘴唇上碰了一下。他立刻就睜開眼睛,問了我一句:剛才那是什麼?

我靠我當時真想一拳頭錘死他。麵對本小姐主動獻上的純情的kiss不跪下謝恩就算了竟然還敢問我那是什麼?

我說是kiss啊(你有什麼不滿嗎)!他說怎麼會有這樣碰一下就跑的kiss。我說這種很客氣的kiss就是我們中國人的kiss了!

他似笑非笑地看著我,搞得我緊張得不行。後來他要我也閉眼睛,我說幹嗎啊,他湊過來小聲說,just wanna kiss u。我還在發傻他就已經吻了下來。等我意識到大勢已去,他笑著對我說,這個呢,就是我們澳大利亞人的kiss。

3.“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

我必須坦白自己是個間歇性很無恥的人,經常用“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糊弄D同學,雖然有點對不起我的良心但誰叫他這麼好糊弄呢!比如說我們倆剛在一起的時候,他使勁詢問我穿“中國裙子”是什麼樣兒的,我查了查發現所謂的“中國裙子”指的是旗袍。於是某日在他熱切的渴求目光中,我誠懇地告訴他,在中國,一個女人如果為某個男人穿一次旗袍,這個男人必須在“被殺死”和“娶她”兩條路之間二選一,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D同學大驚失色,張著嘴巴看了我一會兒,慢吞吞地說,你們中國人到底有多少可怕的傳統……

(其實不多,都是我騙你的)——當然我不會告訴他。時至今日他早已經拆穿了我胡謅給他的許多“傳統”,後來我也如他所願穿了紅黑色的旗袍出席當地的party給他看了。

4.文化衝擊

為了讓D同學自然地了解我的祖國,我基本上是全方位在向他灌輸和中國有關的信息。

比如澳洲商場餐廳什麼的都關門很早,除了特定的購物日,一到下午五點就全部關門,平時想要下課逛個街的留學生通常都很苦惱。我總是跟D同學說,你知不知道我的motherland是個淩晨四點半都能找到商店買東西的國家,隨便一種類型的店都能找到24小時type的選項哦,你有沒有輸了的感覺啊。他對我的回應就是笑眯眯的一句:乖,你現在在澳大利亞。

(……氣啊)

再比如,和D同學去吃飯,無意中發現他買的啤酒是中國產的,罐子上寫滿了中文!我就無比自豪地指著那個跟他說你看你看,你在喝的這個是made in china的哦!他斜了我一眼說,現在還有什麼東西不是made in china的,我連女朋友都是made in china的,一罐啤酒算什麼。

(……氣啊)

當然也有他表現好的時候。比如有次他看見我和朋友聊QQ的時候大量使用的酷炫屌自定義表情(你們懂),立刻為我們線上聊天的豐富表達手法所折服。作為一個一輩子也隻見識過Facebook上那種土得掉渣連騰訊係統十幾年前的自帶表情都遠遠不如的表情符號的西方人,他的世界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二天,他在和我線上聊天的時候赫然貼給我一個顏文字表情:☆\\( ̄▽ ̄)/$,發完之後問我:“我有沒有顯得厲害了一點?”

(……厲害了一點點而已啦)

最值得一說的是,這家夥在我的推薦下成了武俠小說迷。我在網上找到了一些非常有名的武俠小說的英文版,下載給他看。我先是給他推薦了金庸的《鹿鼎記》,結果他看得整個人都不好了,有一陣子幹脆給我玩失蹤,電話網絡怎樣都聯係不上,後來才知道這廝窩在家裏沒日沒夜地看小說。那時候我倆間的對話基本就是這樣的——我:“你看到哪兒了?”他:“康熙剛得知他老爸還活著。”我:“你最喜歡韋小寶的哪個老婆啊?”他:“方怡。”我:“早點睡,晚安。”他:“不,我終於遇到建寧公主了。”

看完了《鹿鼎記》,我又拉他去看我個人最喜歡的武俠小說《絕代雙驕》,然後就又是一段如癡如醉如夢似幻、上課看回家看吃飯看蹲馬桶也看的日子,和我小時候第一次看這故事的情景如出一轍。最後他終於惶恐地給我發短信說,“如果這學期我掛科了都是你的錯。”所以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們喜歡的,沒道理他們會不喜歡。

真的和D同學在一起以後,才知道他並不是我一見鍾情的那個幻想出來的“完美王子”,而是個可愛、聰明、有點小腹黑的家夥,他有自己的缺點,我也有,我們都在相處中習慣著對方,摸索著最適合我們的道路。我們至今經曆了太多的溫馨幸福有趣好笑或者焦慮傷心波瀾起伏的時刻,但是這篇《戀愛大作戰》寫到這裏就要結束了。對更多的人來說,真實的戀愛並不需要去講述,它是每個親曆者內心最深處的糖果,每一口甜都是他們美麗的秘密。

而那些叫人怦然心動的瞬間,我知道那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珍寶。

——原載《小說俠》2013年2~7期

§§宋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