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重讀晉商——《晉商興衰史》讀後(1 / 1)

姚嵐

晉商給我們留下了眾多的大院,留下了眾多的堡寨,留下了一套創新的製度,留下了一種精神,留下了一個輝煌的記憶。隨著對晉商文化研究的興起,致力於挖掘地域文化工作的山西經濟出版社於2010年5月出版了《晉商興衰史》,給了我們一個重讀晉商的機會。

通常意義上的晉商是指明清時期的山西商人。《晉商興衰史》一書,以大量的珍貴史料作支撐,對明清山西商人的興起、活動、特點、性質、經營方式、成功經驗、衰落原因以及曆史地位和曆史作用等方麵,作了詳盡的敘述和剖析。

書內對晉商的描寫真實、深刻,仿佛把我們帶回了那段崢嶸歲月,晉商的興與衰盡現眼前,印象最深刻的是晉商在經營過程中體現出的種種精神。這部分出現在書中的第五章,是全書重點,也是晉商成功的精髓之所在。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在於他們是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自覺和不自覺地發揚了一種特殊精神,作者將其概括為“進取精神、敬業精神、團隊精神”。

山西商人的進取心表現在強烈的開拓精神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許多山西商人憑借自強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成就一番家業。如著名的大盛魁商號,其創始人之一山西太穀人王相卿幼年家貧,為生活所迫,曾為傭工,在清軍費揚古部充夥夫,服雜役,後來與人一同隨營貿易,肩挑負販,拉駱駝,幾經折磨,終於白手起家,建立起商號。“進取精神”還表現在他們不畏艱辛、敢於冒險方麵。他們拉著駱駝,千裏走沙漠,冒風雪,犯險阻,北走蒙新邊疆;橫波萬裏浪,東渡東瀛,南達南洋。不畏艱險,堅忍不拔。

敬,是勤奮、刻苦,為事業盡心盡力。敬業一向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但在晉商身上體現得尤其淋漓盡致。晉商勤奮異常,有資料雲,永濟人趙俊“為富家賈於江南,勤儉著聞”。晉商非常刻苦,清人納蘭常安說:“塞上商賈,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勞瘁,耐風寒。”同時,晉商以謹慎聞名,為避免風險,他們思維縝密,從不打無準備之仗。凡此種種,都體現了晉商具有非凡的敬業精神。

山西商人在經營活動中很重視發揮群體力量。他們用守法社會的鄉裏之誼彼此團結在一起,用會館的維係和精神上崇奉關聖的方式,增強相互間的了解,通過講義氣、講相與、講幫靠,協調商號間的關係,消除人際間的不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商幫群體。晉商這種團隊精神,來源於家族間的孝悌和睦,同時也是經商活動中業務擴大和商業競爭的需要。因此,體現在方方麵麵,成為晉商精神一個重要部分。

“進取精神、敬業精神、團隊精神”,是“晉商精神”的精髓。這種精神也貫穿到晉商的經營意識、組織管理和心智素養之中,可謂晉商之魂。

正是因為明清晉商具有這樣的精神,晉商才能稱雄商界500多年。重讀晉商,再次感受到這種精神的魅力所在,晉商精神對於當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如果我們很好地弘揚這種精神,何愁山西不發達興旺。讓我們呼喚這種精神,重塑這種精神,弘揚這種精神,再鑄晉商新輝煌,再樹山西新形象。

(作者單位是山西出版集團)

§§第五章 旅遊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