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革訪談錄
陳 勇(中國作協會員,小小說作家網特約評論家,以下簡稱陳):《老年講古》寫得不錯,尤其是它的細節描寫,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請談一下此文創作過程。
孟慶革(小小說作家網研討專區版主,以下簡稱孟):我們下屬一個單位確實有位科長因領導的批評,得了“口吃病”。循著這個素材,我把機關裏典型的四種人濃縮在小小說裏,就寫成了《老年講古》。我個人認為,人物刻畫有成有敗:小說中,謝局長###既然大風大浪沒翻船,必然是政治成熟城府很深的人,語氣一般不會很直白才更符合他的人物特點。如果再斟酌一下,可能會把這種人刻畫得更生動。可是由於我缺乏對領導人物的性格把握,沒有把謝局長這一形象塑造豐滿。對劉科長的刻畫較為出色###這種人是典型的工於心計、過河拆橋、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的小人,他敬酒時的表情變化為後來出賣老年埋下伏筆,僅用樓梯相遇一句上廁所和匆匆下樓等動作予以暗示。胖曹###典型的男人婆,心懷正義,唯有她不怕“沾腥”,她是基本群眾的代表。最後說說老年同誌。火熱心腸、淡泊名利,因為國罵口頭禪給自己帶來悲劇,這樣的一個好人被無情邊緣化、被孤立,還有什麼比這更殘酷呢?他的悲劇不是做人的失敗,是他政治的不成熟(包括他的眼光和口無遮攔)?還是官場上遊戲規則的惡俗?老年講古,可是人心不古啊!值得深思玩味。這是小說的成功所在。
陳:“我給自己定下了多讀少寫,厚積薄發的學習原則。做一個合格的讀者要分三步:第一步是“走近”小小說,要培養自己的賞讀能力,好的能讀出好來,一般的能看出問題;第二步是“走進”小小說,看大師們的作品能真正體會到它的好處;第三步是“走出”小小說,以挑剔的眼光區分大師作品的優或更優,那就實現了自己成為小小說合格讀者的目標了。”這是你在《努力做一個小小說的合格讀者》中說的話,給人以啟發。那麼,你認為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作家呢?
孟:我現在的目標是努力成為小小說合格讀者,至於做合格的作家,沒有深入思考。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為人與為文是我在學習小小說名家作品中收獲最大之處。作者人品決定了作品品位,作者修養決定了作品內蘊。我們常說文品即人品,為文的良知決定了你能走多遠。道德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智慧卻永遠彌補不了道德的空白。我想一個合格的作家應該像上帝一樣思考,像平民一樣生活。他應該以高超的藝術感染人,以高尚的情操感動人,以堅定的信念鼓舞人,以高深的智慧啟迪人,以寧靜的心態思索人。我將以此作為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和堅守的準則。
陳:你的小說擅長運用精彩的細節刻畫人物,人物形象生動鮮活,讓人難以忘懷。在生活中,你是如何收集細節的?在寫作時,又是如何運用細節的?
孟:生活中往往是細微之處見真情,細小之處顯特色。我把每時每刻發現的素材都記錄在素材本上,並經常體會玩味。當某個素材成熟時,把這些體現人物真情、特色的細小微妙的動作、神情等細致地描繪出來,就是撐起了一篇小小說。我寫作時,注意運用細節描寫,把握“細”和“真”兩個字。寫好一個細節,可以寫活一個人物,突出小說中心,使情節峰回路轉。缺乏這兩點,細節描寫就缺少了真實,也就失去了它刻畫人物、表現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