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微型小說百家論1(1 / 2)

河南楊曉敏論

在中國小小說領域,集小說家,理論家,編輯家,活動家於一身的人,非楊曉敏莫屬。

《小小說是平民藝術》是楊曉敏對小小說的文體規範、社會與藝術定位、發展方向等闡述最為完善的一篇文章,是中國小小說理論的基石,對中國小小說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楊曉敏和他的理論,將載入中國小小說史冊。

楊曉敏,1956年出生,中國作協會員,河南作協副主席,百花園雜誌社總編輯。出版小小說集《清水塘祭》,評論集《小小說是平民藝術》等專著。有作品入選《大學語文》教材,並被譯成英,法等文字。獲“《文藝報》理論創新獎”,“河南省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主編《中國當代小小說大係》(5卷本),《中國小小說典藏品》(72卷)等60餘種。

入選《中國新文學大係1976—2000·微型小說卷》的《冬季》,既是他的代表作,又對小小說是平民藝術作了最好的詮釋。小說描寫了雪域高原哨卡上七八個戰士與一隻紅狐狸之間由淺入深的關係。哨卡屬於雪域孤島,白天兵看兵,夜晚數星星,毫無生氣可言。一隻紅狐狸的突然降臨,打破了原有的寂靜。可是,有的戰士卻主張殺了紅狐狸做圍巾,讓站崗的哨兵輪流戴它取暖,或許對漫長而凜冽的冬季是一種有效的抗禦。哨長舉刀的手,終於沒有下來。士兵們目送一團滾動的紅色火焰,沒入遼遠。《冬季》一方麵寫得很有生活情趣,另一方麵,又把人與人,尤其是人與紅狐狸之間微妙複雜的關係,描繪得栩栩如生,讓人產生如臨其境的美妙感覺,獲得生活上和藝術上的諸多啟迪。

小小說是平民藝術,那是指小小說是大多數人都能閱讀(單純通脫)、大多數人都能參與創作(貼近生活)、大多數人都能從中直接受益(微言大義)的藝術形式。“小小說作為一種文體創新,自有其相對規範的字數限定(1500字左右)、審美態勢(質量精度)和結構特征(小說要素)等藝術規律上的界定。”“小小說是平民藝術”這一理論,引起了中國文學評論界的重視與關注。

2009年8月9日,由中國作協創研部、文藝報社、河南省作協、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文聯聯合主辦的“楊曉敏理論評論集《小小說是平民藝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建功向研討會發來賀信。翟泰豐、劉建生、梁鴻鷹丶胡平丶雷達、吳泰昌、吳秉傑、範詠戈、閻晶明、白描、丁臨一、張陵、彭學明、何向陽、胡殷紅、施戰軍、王幹、趙海虹、李鑫、陸穎墨、蔡楠、南丁、單占生、何弘、龔首鵬丶鍾海濤等評論家丶作家及《小小說是平民藝術》作者楊曉敏參加了研討會。

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著名評論家何向陽在《微言大義尺幅千裏》一文中對楊曉敏的評價獨到而深刻:“深諳文化的力量亦即文化在時代精神、民族性格以及理想人格諸多人類的上層建築領域建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曉敏是較為先知的一個。當然,這種文化建構的清醒自覺,大多時候所依據的不僅是智慧,更是一種理想。許多年前一直到今天,曉敏先生與我數次談到他的理想。他的理想並不具體到隻是小小說一種文體所起的作用,而是這種文體所創造出的某種文化的平等,這種平等,存在於創作內部,存在於閱讀之中。”他致力於建設這樣一種文學圖景,一種有著“橄欖形”外形,但更重要的是有著“橄欖枝”寓意的大眾參與、百姓共享的平民式的文學圖景。當然,他的努力目的,不是為了打碎和解構他書中常常談論到的精英文學,而是想在多元的文化中,創造出一種新質以作為精英文學的補充。我關注小小說現象的另一個心得,是小小說現象早已越出了單一的文學創作範疇。這是曉敏書中講的三個“大於”,“它的文化意義大於它的文學意義”,“教育意義又大於它的文化意義”,“小小說的社會學意義又大於它的教育意義”。

陳建功在給研討會的賀信中說,作為這一新興文體重要的倡導者和組織者,楊曉敏在自己的專著中為我們打開了認識和理解小小說的一個新窗口。與其他眾多小小說學術研究不同,這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命題,它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文學創作主體和文學受眾之間長期存在的緊張關係,為文學通往大眾找到了一條新的途徑,也為小小說在當代文學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其次,將小小說定位於大眾文化範疇,並充分發掘小小說的文學意義、文化意義、教育意義、文化產業意義和社會學意義,這是楊曉敏在小小說研究方麵的又一重大發現。楊曉敏編選小小說刊物20餘年,通過《小小說選刊》《百花園》《小小說出版》等堅持倡導和規範小小說文體,發現、培養小小說作家隊伍,尋找和培育小小說讀者群,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小小說這一新興文體的成長壯大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長期致力文學期刊如何與文化市場接軌的研究探索,對文學期刊在傳播文化、傳承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獨到思考。《小小說是平民藝術》一書將小小說的大眾文化意義、產業化意義及社會學意義等理念貫穿始終,體現出作者對小小說藝術的深入研究和全方位思考。與會評論家們認為,經過近30年發展,小小說文體已趨成熟,並有了龐大、穩定的創作隊伍。這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文學理論界提供了較為全麵深入了解小小說現狀與發展趨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