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遇戰事(1 / 2)

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春。

“駕…駕…!”

通往荊州治所襄陽城的官道上,一名身穿淡青色漢服,背上纏著一個簡易包裹的年輕男子正催馬疾奔。

馬背上的年輕男子,眼裏帶有一絲血絲,呼吸急促,盡顯風塵仆仆之樣。

而他胯下的這匹棗紅馬,也是咧嘴吐氣,看這情形,一定是長途奔馳所致。

這一人一馬,速度極快的朝著襄陽城奔去,官道兩旁的行人見狀,趕緊的躲閃在路旁,以免被這匹疾馳的快馬撞倒在地。

官道兩旁的某些好事者,則是煞有其事的猜測著這馬上之人的身份。

更有甚者便是聯想到了這荊州內或許是發生了什麼緊急之事,而這馬上之人的身份便是州內的某位報信官員。

就在路人議論紛紛之時,這名男子已經策馬奔到了襄陽城的南門外。

鎮守襄陽城南門外的一名什長,見一名騎馬男子急匆匆的朝著南門飛奔而來,頃刻間便引起了這名什長的警惕。

“站住!來者何人,州牧大人有令,襄陽城中禁止任何人騎馬行駛,來者速速下馬步行。”這名什長大聲的警示道。

襄陽城的確是有這條規定的,這條規定的製定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荊州牧,鎮南將軍劉表。

自從劉表的這條規定下達之後,已經好幾年沒人敢騎馬出現在襄陽城一裏地的範圍內,而眼前的這名男子,顯然是犯了禁忌。

什長身後的數十名守門士卒見狀,也紛紛的收起了懶散之狀,緊了緊手中的長矛,略帶警惕之色的看著前方這名騎馬男子。

馬上的這名男子見數十名士卒擋在路前,略微遲疑了片刻後,這名男子輕微的舒緩了一口氣,快速的從背後的包裹中取出一卷竹簡,高高地舉在手中,衝著眼前的這幾十名士卒大吼道:

“長沙急報,軍情緊急,爾等還不速速讓開,要是爾等耽擱了軍情,誤了大事,州牧大人怪罪下來,爾等擔待得起嗎?還不速速讓開!”

馬上的這名男子說完之後,兩眼直視著眼前這名守城什長。

這名什長一聽“長沙急報,軍情緊急”這幾個字後,心裏麵咯噔了一下。

劉表在製定“不準任何人在城內騎馬行駛”時,但也另有規定:如果荊州境內遭遇戰事或者是有天災發生時,報信者是準許騎馬駛入城內的。

這名什長初略的打量了一眼馬上的這名男子,見男子神色疲憊,衣著有些淩亂,尤其是看見男子手中的那一卷竹簡時,腦中稍作思慮後,便對著身後的這數十名士卒喝道:“讓開,讓他進城。”

士卒們聽了什長的命令後,便讓開了一條道路。

馬上的男子見眼前的數十名士卒讓開了道路,也不再有任何的猶豫。

“駕…!”

這名男子隨即驅馬駛入了襄陽城內。

當男子驅馬駛入城內後,一名小卒湊到什長的身邊,有些擔憂的說道:“頭兒,你真讓那人騎馬進城了!要是上麵怪罪下來,你我可是擔待不起啊!”

這名什長聽了之後,沉默了一下,帶著一絲疑慮的語氣說道:“我見那名男子風塵仆仆,神色疲憊,而他口中說什麼“長沙急報,軍情緊急”,料想他所說乃是實情,你們也不想想,謊報軍情者,那可是要殺頭的,不過,我倒是在想,這長沙郡到底發生了何事。”

這名什長從軍數年,也算得上是一名兵油子了,也算是有些見識,他並不認為剛才那名男子是在謊報軍情,他更關心的是長沙郡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

另一名小卒顯然是沒有這樣的覺悟的,仍然有些擔憂的說道:“可是頭兒,要是那人真騙了我們,那該怎麼辦呢?”

“就算是那名男子欺騙了我們,上麵真要怪罪下來,也頂多是失職之罪,要是那名男子說的是實情,如果我們因此而延誤了軍機,那可是要殺頭的。”這名什長說完之後,對著身邊的這幾名小卒吆喝道:“行了,行了,都圍在一起做什麼,統統回去當值去。”

盡管這幾名士卒仍然有些擔憂,但什長都已經下達了命令,他們也隻得按照什長的命令返回到各自的位置,繼續把守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