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洪本,等.自然養豬法實用技術手冊.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2]張益書.生物發酵床飼養斷奶仔豬.豬業科學,2009(3)
[3]郭秀山,等.北京地區土著菌發酵床養豬技術.豬業科學,2009(3)
[4]王愛國.現代實用養豬技術.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5]帥起義,等.生物發酵床自然養豬法養豬效果的試驗報告.養豬,2008(5)
[6]尹德明,等.多功能生物活性墊料零排放養豬及其配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湖南畜牧獸醫,2008(5)
[7]尹航,等.生態發酵床養豬模式對豬舍環境的影響.養豬,2008(6)
[8]肖光明,吳買生.生豬健康養殖技術問答.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9]張益書.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研究進展.中國畜牧畜醫學會養豬學分會會刊,2008
[10]周開鋒.山東省自然養豬法的實踐.中國畜牧畜醫學會養豬學分會會刊,2008
[11]蔡更元.發酵床養豬.養豬業,2008(6)
[12]盧朝義.發酵床養豬的豬舍設計及配套設施.豬業科學,2009(1)
[13]顏培實.因地製宜推廣發酵床養豬技術.豬業科學,2008(9)
[14]陳永明,等.洛東生物發酵床零排放養豬技術概述.豬業科學,2008(9)
[15]謝金防,等.對發酵床養豬技術的認識與思考.豬業科學,2008(9)
[16]王立賢.正確看待發酵床養豬.豬業科學,2008(9)
[17]宋雲海,王川慶.養豬.河南:中原農民出版社,2008
[18]李德發,等.豬的營養.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19]吳買生,唐錦輝,等.淺談豬場飼料管理.豬業科學,2008(3)
[20]何明清,等.動物微生態.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
[21]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微生態學分會編.動物微生態研究進展.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0
[22]楊利軍,等.動物微生態製劑的作用機理與應用研究.廣東農業科學,2007(11)
[23]張名濤,等.豬消化道微生態及其調控研究進展.獸藥與飼料添加劑,2003,8(2)
[24]張日俊.動物胃腸道菌群與其免疫功能和健康的關係.飼料廣角,2002(21)
[25]汪植三,等.論豬消化道內細菌與健康.家畜生態,1999,20(2)
[26]劉吉成,等.雙歧杆菌的生理作用及開發前景.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04,16(4)
[27]曹國文,等.中草藥添加劑對斷奶豬腸道菌群與生產性能的影響.中國獸醫科技,2003,33(11)附錄一1000頭發酵床豬場生產設計方案
1.生產目標:飼養基礎母豬60頭,種公豬3頭,年出欄1000頭以上商品豬。
2.技術指標:平均受胎率88%,每頭母豬年產2.17胎。年產130胎,胎平產活仔9.5頭,總育成率90%,年出欄商品豬1112頭;總育成率85%時,年出欄商品豬1050頭。
3.品種選擇:種母豬選擇二元母豬(長大雜),種公豬選擇杜洛克,生產杜長大外三元瘦肉型商品豬。
4.周轉模式:采用“全進全出”的生產模式,每兩周為一個生產周期,每次同期配種6~7頭母豬。
5.工藝流程:配種懷孕→分娩哺乳→斷奶保育→育肥→上市。
母豬懷孕期114天,哺乳期28天,保育56天,育肥84天,共計168天,商品豬體重達100kg以上。每組產仔5窩,懷孕母豬提前7天進入分娩豬舍,斷奶後仔豬在分娩舍停留1周後轉出。
6.各階段需用豬欄數:對各階段需要的豬欄數要根據周轉模式進行計算,留出必要的調動用欄。
(1)公豬欄(4個)。需種公豬欄3個,後備公豬欄1個。
(2)種母豬欄(7個)。斷奶後待配母豬及配種後4周內懷孕母豬欄(4欄):每組6頭(其中1頭可能是未準胎再配母豬),每欄存豬3頭,每組占用2欄,3組共占用6欄,後備母豬1欄。
(3)懷孕母豬定位欄(30個)。懷孕母豬在本欄停留10周,每2周為一組,共計5組,每組5頭母豬,共需懷孕母豬欄25個,另加周轉用欄5個。
(4)分娩豬欄(18個)。每組占用分娩豬欄6周,每組6欄,3組母豬共需18欄。
(5)保育豬欄(20個)。每窩占用1欄,保育8周,共4組仔豬,每組需要豬欄5個,需保育豬欄20個。
(6)肥育豬欄(30個)。以每窩為1群,肥育12周,共6組豬,每組需要豬欄5個,計30欄。
7.各種豬欄麵積:種豬舍、懷孕豬舍、分娩豬舍、保育豬舍跨度設計為8m,肥育豬舍跨度設計為12m。
(1)種豬舍、種公豬欄麵積:2.4m×3.3m=7.92m2,待配母豬欄麵積:3.0m×3.3m=9.9m2,懷孕母豬欄麵積:0.6m×2.2m=1.32m2。
(2)分娩豬舍單個產床麵積:1.85m×2.2m=4.07m2。
(3)保育豬舍豬欄麵積:2.2m×3.45m=7.59m2。
(4)肥育豬舍豬單欄麵積:3.0m×5.2m=15.6m2。
8.各豬舍建築要求和建築麵積:總麵積1248m2。
(1)種豬舍(256m2)。采用雙列式,走道寬1.1m,值班室和儲料室建在豬舍的一端。豬舍總長度32m(含兩個橫走道),跨度8m。采用半地上式發酵床設計,定位欄墊料厚度0.8~1.0m。
(2)分娩豬舍(224m2)。采用雙列式,三組獨立的全進全出分娩豬舍,走道寬1.2m,值班室和儲料室位於每舍的一端。豬舍總長度28m,跨度8m。采用半地上式發酵床設計,產床墊料厚度0.8~1.0m。
(3)保育豬舍(192m2)。采用雙列式,走道寬1.1m,值班室和儲料室設計於豬舍的一端。豬舍總長度24m,跨度8m。采用地上式發酵床設計,采食台寬1.2m,墊料厚度0.5~0.7m。
(4)肥育豬舍(576m2)。采用雙列式,走道寬1.1m,值班室和儲料室建在豬舍的一端。豬舍總長度24m,跨度12m,兩棟。采用地上式發酵床設計,采食台寬1.8m,墊料厚度0.8~0.9m。
9.其他用房建築麵積(總麵積250m2)。
(1)飼料加工房(80m2)。
(2)辦公行政用房(50m2)。
(3)員工餐廳(40m2)。
(4)獸醫、消毒、更衣室(40m2)。
(5)水電、維修用房(20m2)。
(6)儲藏室(20m2)。
10.室外建築及設備。水井、圍牆、道路、化糞池。用電量約15KW,時產0.5t飼料加工機組1台,另外還需要料車、糞車、磅秤、維修設施、獸醫衛生設施、交通運輸、公共衛生設施等。
11.管理方法:生產人員合理分工,設飼料加工崗,繁殖崗,育肥崗;各階段緊密相連,既分工又合作,對各階段製訂生產指標,按聯產計酬管理方式核發工資和待遇,達到最佳生產效果。附錄二發酵床養豬飼養檔案
發酵床養豬飼養檔案執行農業部畜禽養殖場養殖檔案。
1.畜禽養殖場平麵圖
由畜禽養殖場自行繪製。
2.畜禽養殖場免疫程序
由畜禽養殖場填寫。
3.生產記錄(按日或變動記錄)
注:(1)圈舍號:填寫畜禽飼養的舍、欄的編號或名稱。不分圈舍、欄的此欄不填。
(2)時間:填寫出生、調入、調出和死淘的時間。
(3)變動情況(數量):填寫出生、調入、調出和死淘的數量。調入的需要在備注欄注明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編號,並將檢疫證明原件黏貼在記錄背麵。調出的需要在備注欄注明詳細的去向。死亡的需要在備注欄注明死亡和淘汰的原因。
(4)存欄數:填寫存欄總數,為上次存欄數和變動數量之和。
4.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記錄
注:(1)養殖場外購的飼料應在備注欄注明原料組成。
(2)養殖場自加工的飼料在生產廠家欄填寫自加工,並在備注欄寫明使用的藥物飼料添加劑的詳細成分。
5.消毒記錄
注:(1)時間:填寫實施消毒的時間。
(2)消毒場所:填寫豬舍、人員出入通道和附屬設施等場所。
(3)消毒藥名稱:填寫消毒藥的化學名稱。
(4)用藥劑量:填寫消毒藥的使用量和使用濃度。
(5)消毒方法:填寫熏蒸、噴灑、浸泡、焚燒等。
6.免疫記錄
注:(1)時間:填寫實施免疫的時間。
(2)圈舍號:填寫動物飼養的圈舍、欄的編號或名稱。不分圈舍、欄的此欄不填。
(3)批號:填寫疫苗的批號。
(4)數量:填寫同批次免疫畜禽的數量,單位為頭、隻。
(5)免疫方法:填寫免疫的具體方法,如噴霧、飲水、滴鼻點眼、注射部位等方法。
(6)備注:記錄本次免疫中未免疫動物的耳標號。
7.診療記錄
注:(1)畜禽標識編碼:填寫15位畜禽標識編碼中的標識順序號,按批次統一填寫。豬、牛、羊以外的畜禽養殖場此欄不填。
(2)圈舍號:填寫動物飼養的圈、舍、欄的編號或名稱。不分圈、舍、欄的此欄不填。
(3)診療人員:填寫做出診斷結果的單位,如某某動物疫病預防控製中心。執業獸醫填寫執業獸醫的姓名。
(4)用藥名稱:填寫使用藥物的名稱。
(5)用藥方法:填寫藥物使用的具體方法,如口服、肌內注射、靜脈注射等。
8.防疫監測記錄
注:(1)圈舍號:填寫動物飼養的圈舍、欄的編號或名稱。不分圈舍、欄的此欄不填。
(2)監測項目:填寫具體的內容如布氏杆菌病監測、口蹄疫免疫抗體監測。
(3)監測單位:填寫實施監測的單位名稱,如:某某動物疫病預防控製中心。企業自行監測的填寫自檢。企業委托社會檢測機構監測的填寫受委托機構的名稱。
(4)監測結果:填寫具體的監測結果,如陰性、陽性、抗體效價數等。
(5)處理情況:填寫針對監測結果對畜禽采取的處理方法。如針對結核病監測陽性牛的處理情況,可填寫為對陽性牛全部予以撲殺。針對抗體效價低於正常保護水平,可填寫為對畜禽進行重新免疫。
9.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記錄
注:(1)日期:填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日期。
(2)數量:填寫同批次處理的病死畜禽的數量,單位為頭、隻。
(3)處理或死亡原因:填寫實施無害化處理的原因,如染疫、正常死亡、死因不明等。
(4)畜禽標識編碼:填寫15位畜禽標識編碼中的標識順序號,按批次統一填寫。豬、牛、羊以外的畜禽養殖場此欄不填。
(5)處理方法:填寫《畜禽病害肉屍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GB16548規定的無害化處理方法。
(6)處理單位:委托無害化處理場實施無害化處理的填寫處理單位名稱;由本廠自行實施無害化處理的由實施無害化處理的人員簽字。
附錄三無公害食品豬肉
NY50292001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無公害豬肉的定義、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標誌、包裝、儲存和運輸。
本標準適用於來自非疫區的無公害生豬,屠宰後經獸醫檢疫合格的豬肉。
2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191包裝儲運圖示標誌
GB2707豬肉衛生標準
GB4789.2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
GB4789.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測定
GB4789.4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測定
GB4789.17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肉與肉製品檢驗
GB/T5009.11食品中總砷的測定方法
GB/T5009.12食品中鉛的測定方法
GB/T5009.15食品中鎘的測定方法
GB/T5009.17食品中總汞的測定方法
GB/T5009.19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的測定方法
GB/T5009.44肉與肉製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GB/T6388運輸包裝收發貨標誌
GB7718食品標簽通用標準
GB12694肉類加工廠衛生規範
GB/T14962食品中鉻的測定方法
GB/T17236生豬屠宰操作規程
GB/T17996生豬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程
NY467畜禽屠宰衛生檢疫規範
NY/T468動物組織中鹽酸克倫特羅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
NY/T5033無公害食品生豬飼養管理準則
3技術要求
3.1原料
活豬必須來自按NY/T5033規定組織生產的養豬場,並經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檢驗合格。
3.2屠宰加工
生豬屠宰按GB/T17236和NY467規定進行,屠宰加工過程中的衛生要求按GB12694執行。
3.3感官指標
3.4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應符合表1規定。表1無公害豬肉理化指標
3.5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應符合表2規定。表2無公害豬肉微生物指標
4檢驗方法
4.1感官檢驗
按GB/T5009.44規定方法檢驗。
4.2理化檢驗
4.2.1解凍失水率
按附錄A規定方法測定。
4.2.2揮發性鹽基氮
按GB/T5009.44規定方法測定。
4.2.3汞
按GB/T5009.17規定方法測定。
4.2.4鉛
按GB/T5009.12規定方法測定。
4.2.5砷
按GB/T5009.11規定方法測定。
4.2.6鎘
按GB/T5009.15規定方法測定。
4.2.7鉻
按GB/T14962規定方法測定。
4.2.8六六六、滴滴涕
按GB/T5009.19規定方法測定。
4.2.9金黴素
按附錄B規定方法測定。
4.2.10土黴素
按附錄C規定方法測定。
4.2.11氯黴素
按附錄D規定方法測定。
4.2.12磺胺類
按附錄E規定方法測定。
4.2.13伊維菌素
按附錄F規定方法測定。
4.2.14鹽酸克倫特羅
按NY/T468規定方法測定。
4.3微生物檢驗
4.3.1菌落總數
按GB4789.2檢驗。
4.3.2大腸菌群
按GB4789.3檢驗。
4.3.3沙門氏菌
按GB4789.4檢驗。
5標誌、包裝、儲存、運輸
5.1標誌:內包裝(銷售包裝)標誌應符合GB7718的規定執行,外包裝的標誌應按GB191和GB/T6388的規定執行。
5.2包裝:包裝材料符合相應的國家食品衛生標準。
5.3儲存:產品應儲存在通風良好的場所,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揮發、易腐蝕的物品同處儲存。
5.4運輸:應使用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專用冷藏車(船),不得與有對產品發生不良影響的物品混裝。
附錄四無公害食品生豬飼養獸藥使用準則
NY50302001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在生產無公害食品的生豬飼養過程中允許使用的獸藥種類及其使用準則。
本標準適用於無公害食品的生豬飼養過程的生產、管理和認證。
2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標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