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圈存在兩種走紅的途徑,一是因為一部影視劇或者一首歌迅速竄紅,一是先有了名聲,然後才逐漸走紅歌壇影壇。男演員中,先有名聲後有紅極一時的產品這種現象比較難得一見,卻也並非完全沒有。謝霆鋒就是這樣走紅的。
直到今天,謝霆鋒都不肯承認他是靠兩種因素走紅的,一是憑著他父母的名聲,二是憑著出道時沒完沒了的麻煩事件以及緋聞。謝霆鋒無疑是有才華的,這一點不需要多加討論,早已成為共識。然而,一個人並不是有才華就一定能走紅。
謝霆鋒從藝之初,之所以出現諸多麻煩,並不全是謝霆鋒個人的麻煩。畢竟他是一個簽約藝員,如果他的言行舉止不能令公司滿意的話,公司定然會出麵製止。他之所以屢屢出現不利新聞,卻又一犯再犯,人們普遍認為,這一切,與包裝公司的宣傳策略有關。
有分析者認為,包裝公司給謝霆鋒的形象定位便是“叛逆而有個性”。
從理論上說,叛逆正是當代少年最顯著的特征,這樣的個性也是當代少年最執著的追求。有了這兩點,自然就會受到一大群少年的追捧。沒有任何人能夠取悅所有的人,能夠抓住一部分歌迷,自然就是最大的成功。何況,最大的追星群體便是少年,任何一種明星包裝,如果不能吸引少年的眼睛,不能留住少年的耳朵,就不可能成功。
不僅僅是在歌壇上,就是在影壇,謝霆鋒的形象,也體現著這種包裝的痕跡。
他演的第一部電影是《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
媒體一直宣傳說,是導演劉偉強選中了謝霆鋒,所以,他才在這部電影中出演片中那個叛逆少年陳浩南。但從種種跡象分析,更像是謝霆鋒的公司替他選擇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對於他的形象定位,確實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唱歌和拍電影,是謝霆鋒至愛的事業,所以,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有一件事,很能說明他對這項工作的熱愛程度和投入程度。
拍片時,他正異常投入地拍攝一個鏡頭時,附近的某種鋒利物品劃破了他的腿,傷口很深,差不多可以見到骨頭了,血流得很多。當時,導演問他是否需要去醫院接受治療,他考慮到這部影片的拍攝時間很緊,自己如果去醫院,便會耽誤其它人的時間。他忍著疼痛,對導演說自己可以堅持。
於是,相關人員替他塗抹了一些消毒藥水,拿來紗布草草包紮了一下,他立即又投入到了拍攝之中,繼續在那滿是泥濘、汙水、垃圾的地盤裏拚命奔跑和打鬥。
傷口的血並沒有止住,一直都在流。拍攝結束時,腿上的紗布都染紅了。
拍攝工作一結束,他立即趕往醫院。
醫生對他說,這個手術雖然隻是一個小手術,但風險太大。一旦出現破傷風感染,便需要立即截肢,即使如此,也難保不會有生命危險。醫生隻要動手為他縫合,便表明他們接治了這個傷員,必須承擔相關的責任。
最初,醫生表示,一定要他的親人在一份聲明中簽字,他想,如果通知自己的父母來簽這個字,說不定他們會嚇成什麼樣子。他於是向醫生求情,表示自己不想讓父母擔心,如果要簽什麼字,他自己就可以簽。
最終,醫生做出讓步,由他本人出麵簽下一份“生死契”,向醫院承諾,傷口造成的一切後果,由他個人負責,與醫院無關。
狄波拉在事情過去好幾個月後才得知真相。她當時說,聽到兒子拍戲受傷並且簽下生死契的消息,當時就非常心疼,異常害怕。另一方麵,她又為兒子感到驕傲,兒子在事業上能夠有這樣的拚勁,證明他確實已經長大了,未來可以成就一番事業了。這部影片放映時,恰逢世界杯開幕,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被足球所吸引,電影院裏的人突然變得稀少起來。由於這一原因,影片的票房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觀眾不多,輿論關注度也不夠。即使如此,一些看過這部影片的少年,還是很快就成了忠實的鋒迷,完全接受了這個銀幕上的古惑仔。
青少年所接受的,正是謝霆鋒那古惑仔的定位,在藝術追求上,公司的包裝成功了。這部影片,讓謝霆鋒獲得了第一個大獎:1999年度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