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生在帝王家的孩子就幸福了?可憐生在帝王家。
“既然同命相連,今日欲與賢弟不醉不歸,好不好?”我豪氣大盛。
“好!今日就與大哥不醉不休!”
叫店家拿上來兩大壇酒,一人一壇。談笑之間,狂飲歡歌。隻喝到掌燈,兩人都是爛醉如泥。
這一醉,直到第二天中午。孫匡已經走了,隻留下一張紙條:與兄長一醉,方知人間尚有真情。匡多謝兄長了。來日有緣,必再尋兄長。
我長歎一口氣,孫匡倒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心裏微微失望,不等我醒來就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能見到他?或許我可以去他府上拜訪,不過這是日後的事。還是---先辦正事吧!
轉過天來,孫權終於肯見我了。
建業大殿
孫權當中而坐,左側第一個坐的武將赫然就是水軍大都督周瑜。周瑜後邊是黃蓋韓當淩統等武將。隻見那淩操雙眼微紅,怒目而視。右側則是跪坐著張昭,顧雍,步鷲等文臣。
原來孫權遲遲不見我,是趁這段時間把周瑜等人調回來了;孫權到底想幹什麼呢?我心底惴惴。
上前參拜,我知道我來的路上,曹操表孫權為吳候的聖旨就到了,明顯是拉攏孫權,在其北上的時候不至於偷襲其背後。不過這下又給和談加重了難度。
“左將軍劉備帳下使臣鄭逸鄭文路參見吳候!”我不動聲色上前一禮。
孫權虛扶了一下,“文路先生不必多禮,你我兩方正在交戰,不知先生來此何事?”
“我主仁慈不願意看到刀兵四起,百姓受苦,特命我來此和談的。相信吳候大義也不願百姓受此苦難吧!”
“我攻江夏乃是為了先父報仇,先父之仇,不共戴天!”孫權大聲道。
果然是這借口。
“對於令尊之死,我主劉皇叔深感遺憾!平日裏我主劉皇叔對烏程侯頗為推崇,江東猛虎天下英雄也!泗水關一戰,皇叔仍記憶猶新,唯無緣結交耳。今江夏黃祖以死,我主更願將黃祖首級獻於吳候,更言當今吳候睿智果武,有乃父之風,必能明我主之心。”
孫權不語。
周瑜道:“鄭先生!兩軍爭端已開,雙方皆是損兵折將,即使我主吳候同意和解,手下將官恐怕也不好善了吧?”
我眼皮微抬:“兩軍交戰,難免傷亡。大丈夫既然參軍報國,就有戰死沙場的準備。我主仁義與吳候和解,也是為了避免這些無謂的傷亡啊!”
旁邊的淩統欲上前,卻被周瑜的眼神攔住。
“如若與劉使君和解,與我軍又有何益處?”
“哈哈哈!人言周公瑾性度恢廓,雅量高致,今日一見不過如此!”
見眾人都有怒色,我正色道:“曹操名為漢臣,實為漢賊。當今天子曾以血衣帶詔令天下討伐曹賊。如今,曹操北上征伐二袁,揚州徐州皆兵力空虛。此上天以此地賜吳候也,吳候此時不取,更待何時?而且我主願出兵吸引敵人注意,助吳候先取揚州。”
揚徐二州人口眾多,又是產糧重地。此時任誰也無法拒絕這種誘惑。何況孫權早就想取了。
“哈哈哈!”孫權大笑:“若劉使君真能助我取揚州,那孫劉兩家可結永世之盟。”
“我主皇叔信義播於四海,必不反悔!”
“好!哈哈!來人!擺酒,我與文路先生共飲!”
隨後商量了結盟出兵的細節後,我告辭退了出來。唉!江東不宜久留啊!剛才在殿上周瑜淩統看我的眼神都可以把我殺死幾百回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我當即沒有任何停留,回客店收拾東西,即奔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