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周郎(2 / 2)

我沉思了一下,道:“恐怕長沙此時已經不保!主公切稍安,當務之急應該安頓江夏民眾,整頓軍馬,此地絕不可有失啊!”

事實上,幾天後到的戰報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長沙陷落,劉磬戰死。

原來,太史慈奉了周瑜之命,與周瑜兵分兩路。周瑜大張旗鼓的來進攻江夏,太史慈則悄悄的襲擊長沙。這樣即使江夏城有準備一時攻不下來,卻也可以吸引荊州的主力兵力。事實上也確實收到了這樣的效果。但周瑜沒料到的是自己攻不下江夏反遭慘敗的結果。幸好太史慈捷報連傳。一路上過往小縣,望風而降,就是到了巴丘,因為這裏沒有戰爭準備,□□門都沒來得及關上便被太史慈攻進了城裏,巴丘守將傅士仁投降。太史慈順勢全軍直下長沙。

本來以長沙的兵力和堅固的城牆以及城內充足的糧草堅守十天半月不成問題。可守城的劉磬武力不凡,自詡平生少遇對手,平時隻佩服自己的老哥哥黃忠。一意出城擊潰敵人,巧的是能勸住他的黃忠正好帶著有病的兒子去外地尋醫去了。就這樣,劉磬大戰太史慈。要說劉磬的武技確實不弱,平時都能和荊州的大將文聘打個平手。但少經戰陣,臨陣經驗對於久經沙場的太史慈還是差了點。太史慈一開始交手還處處小心,跟劉磬打了個旗鼓相當。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太史慈有點心裏著急:大都督讓自己來偷襲長沙,如今這般打法何時能打下長沙?就算自己能打敗劉磬,對方退回城裏閉門不出,自己硬攻必耗時日,到時候敵軍援軍到達,自己隻有撤退一途了。要說太史慈真是個有勇有謀的大將。想到這裏心生一計,賣了個破綻,撥馬就跑。劉磬正殺到興頭上那裏肯放,縱馬急追。突然太史慈回首一箭,正中劉磬前胸,劉磬撲通一聲栽落馬下,被太史慈一刀割了腦袋。荊州兵一看主將被殺,軍心換散,呼啦全往回跑。太史慈刀一揮,大軍殺去,趁勢奪了長沙。

聽到這個消息,劉表大驚,本來孱弱多病的身體再也經受不住打擊,病倒了。而且越來越重。劉表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一麵派蔡瑁守公安,蒯越守烏陵防止江東軍。一麵使人叫大公子劉琦回襄陽,交代後事。

劉琦接到這個消息首先想到來找我。自從得了江夏,劉琦可以說真正過上了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不用整天擔驚受怕蔡氏對自己圖謀傷害了。現在劉表讓他回去,他還真是有點猶豫。從這點上真是讓我鄙視他,這麼一個懦弱無能的人,除了心地善良一無所是。但麵子上還是不能表露出來。於是告訴他放心回襄陽,然後聯絡文聘如此這般,就可以高枕無憂的收荊州了。劉琦聽完,雖然臉上有點難色,但想想除了如此沒有別的好辦法,也就去執行了。

再說劉備,聽到這個消息又向我問計。我告訴他荊州的行動按原計劃進行即可。不過我也提出在此期間,必須安撫孫權,讓他不能趁機搗亂才行。為了安全,必須和好孫權。

劉備現在幾乎對我是言聽計從,也同意和孫權暫時結盟。但也擔心孫權不肯和怎麼辦?我告訴他不用擔心,可以用揚州做誘餌,我們在旁邊幫忙,不由得孫權不動心。這下劉備終於放心了。不過最後在派誰為使者的問題上出現了爭議。因為剛剛和孫權打了一仗,還殺了對方大將淩操。所以此次和談的難度可想而知,派的人必須有分量還得有相當的智謀才行。雖然我很不想去,但主意是我出的,不能讓別人去送死吧?還是自己站出來吧!可劉備說什麼也不願意我去冒險,他是實在不想這個時候失去自己依靠的最重要智囊,更不想失去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局勢。可是現在劉備軍中除了我還真找不出別的合適人選來。於是我對劉備說此去江東事關重大,為了主公我必須得去,我一定會小心應付,不會有事的。十五日後請主公派人到江邊接應就是(誰知道啥時候能回來,安一安劉備和自己的心吧!)!說完這些,隻說的劉備眼淚稀裏嘩啦的,依依不舍的送我到江邊,就此拜別。

在船上,我也暗暗後悔。其實我雖然嘴上說的條條在理,心裏卻是沒底。來到這裏還從來沒接觸過孫權,誰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啊?是不是和曆史上說的一樣?萬一孫權大怒,把我殺了,我也沒地方說理去,就算孫權能放過我,那他手下的人呢?唉!聽天由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