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以良好的心態去思考的人,不會將力量給予四周的事物、境遇、人類及環境。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是實現自己命運的力量,所以他們能夠安定、平穩而沉著。
命運在你自己的手中
假定你已成為你心中的理想人物,假定你已獲得你渴望的那些品質,這樣的話,你就會感到有一種強大的魔力,你就會感到有一種真正的創造力。
對一個人來說,可能發生的最壞的事情莫過於他的腦子裏總認為自己生來就是個不幸的人,命運女神總是跟他過不去。
其實,在我們的思想王國之外,根本就沒有什麼命運女神。我們是自己的命運女神,我們控製、主宰著自己的命運。
對一個自認為天生就是失敗者的人,你能做什麼呢?成功是不可能來自於這種失敗思想的,就好像玫瑰是不可能來自於長滿葫草的土壤一樣。當一個人總是想著可能會失敗或貧困時,他的潛意識裏就會形成這種失敗思想的印象,久而久之他就會使自己處於越來越不利的位置。
換句話說,他的思想、他的心態使得原本可以做成的事情也變得不可能了。
如果你總是貶低自己,那麼幾乎可以肯定,他人也不會刻意去抬高你。因為人們通常不會費力去思量你的自我評價是否恰當。
從來沒有一位自我評價很低的人幹成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麼個人的成就絕不會超過他的期望。如果你對自己的工作有更大的抱負,期望自己能成就一番大業,並且對自己充滿信心,與自我貶低和對自己要求不高的心態相比,你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如果你認為自己處於特別不利的境地,不能獲得別人那樣的成就,如果你懷有這些思想,那麼,你根本就無法克服前進路途上的那些阻礙和束縛。這種思想意識使得你根本無法成為你心中渴望的人物。
不斷地自我貶損,總是把自己看得微不足道,認為自己不過是活在塵世上的一條可憐蟲,絕不可能取得任何重大成就,這樣的人會給人們留下相應的印象,因為他們怎樣感覺,他們看上去就會怎樣。
你對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地位、重要性和社會角色的評價,將會在你的表情上顯現出來,將會從你的行為舉止中顯現出來。
如果你感覺自己非常平庸,你就會表現得非常平庸。如果你不尊重你自己,你會將這種感覺寫在你的臉上。如果你對自己總有喋喋不休的意見,那麼可以肯定,沒有什麼非常寶貴的東西會降臨到你的身上。無論你自信具有什麼特質,你都會將這些特質展現在人們麵前,人們將對你的各種特質留下印象。
另一方麵,如果你總是向往著你渴望擁有的那些品質,那麼,那些品質逐漸就會歸你所有,表現在你的行為舉止中。要看起來很高尚,你的內心必須要感覺到很高尚。在這種優秀品質顯現在你的臉上和行為舉止之前,你的思想中必定首先要有這種優秀品質。
我們的命運,或是我們自己認為的所謂“殘酷的命運”,其實與我們自己有著莫大的關係。我們經常看到有些能力並不十分突出的人卻幹得非常不錯,而我們自己的境況反不如他們,甚至於一敗塗地,我們往往認為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在幫他們,而在我們身上有某種東西總是在拖我們的後腿。但實際上卻是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心態出了問題。
可以這麼說,我們麵臨的問題便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提高自己。我們對自己不夠嚴格,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不夠高。我們應該期待自己有更加光輝燦爛的未來,應該認為自己是具有超凡潛質的卓越人物。一定要對自己有很高的評價。
假定你已成為你心中的理想人物,假定你已獲得你渴望的那些品質,這樣的話,你就會感到有一種強大的魔力,你就會感到有一種真正的創造力。
你還要全心全意地希望自己健康,絕不能容許自己去想可能會有意外的不幸發生到你的頭上。一定要擁有健康的心態,你所思考的、所談論的都要與健康有關。一定要對自己說,健康是你生來就該享有的權利。
你也應該以同樣的態度對待成功。除了成功之外,你絕不應該再想別的事。一定要有成功的心態、成功的思想和成功的行為舉止。一定要像一個成功者、像一個傑出人物一樣行動,穿著打扮和思想都要表現得像一個成功者、一個傑出人物的樣子。務必相信,你心中的圖景、你的心態,便是你將可能使之變為現實的藍圖。
認識你情緒的軟肋
情緒就是情感,是與身體各部位變化有關的身體狀態,是明顯而細微的行為。
“情緒”這個詞肯定經常出現在你的日常口語中,“我的情緒不好”、“今天沒情緒”。那麼,什麼是情緒呢?
情緒是對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情緒就是情感,是與身體各部位變化有關的身體狀態,是明顯而細微的行為。情緒的種類很多,一般分為以下六類。
第一類:原始的基本的情緒,具有高度的緊張性。包括快樂、憤怒、恐懼和悲哀。
第二類:感覺情緒。包括疼痛、厭惡、輕快。
第三類:自我評價情緒,主要取決於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與各種行為標準的關係的知覺。包括成功感與失敗感、驕傲與羞恥、內疚與悔恨。
第四類:戀他情緒。這類情緒常常凝聚成為持久的情緒傾向或態度。主要包括愛與恨。
第五類:欣賞情緒。包括驚奇、敬畏、美感和幽默。
第六類:心境情緒。這是比較持久的狀態。
在這些情緒中,影響你走上成功之路的消極情緒主要有以下幾種。
嫉妒
嫉妒使人心中充滿惡意、傷害。如果一個人產生了嫉妒情緒,他就從此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裏。他不能光明磊落地說和做,隻能說風涼話,對他人的成功咬牙切齒。嫉妒首先傷害的是自己,因為他把時間、精力和生命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不是放在人生的積極進取上。嫉妒也會使人變得消沉,甚至內心充滿仇恨。一個人的心中要是充滿了消沉或仇恨,那麼他距離成功也就越來越遙遠了。
恐懼
處境的危險或過度的擔憂會導致恐懼的心理。恐懼的行為表現為逃跑、退縮與躲藏。對某些事物的恐懼可能是由於缺乏自信或自卑。
一次失敗的經曆或可怕的遭遇可能會使你對一切事情都產生恐懼心理。恐懼的泛化還會導致焦慮情緒的產生。焦慮的情緒比恐懼還要糟糕。
一個害怕失敗、心中經常盤踞恐懼的人,永遠不會成功。
憤怒
憤怒是最具破壞力的情緒。一個容易發怒的人,肯定不是一個優秀的成功者。
憤怒可以使你失去理智。“狂風暴雨”就是對這類人的形容。一時的衝動,可能事過之後要以高昂的代價去彌補;一時的衝動,意味著將永遠失去一批真摯的朋友;一時的衝動,意味著你將失去一大批可靠的客戶;一時的“血氣方剛”,很可能使他人對你“敬”而遠之。
成功不是你的“血氣方剛”贏來的,也不是你的“狂風暴雨”帶來的;成功是你的毅力、你的信心、你的謙虛友善和富有合作精神的結晶。
緊張
緊張是生活情境中有威脅性的或不愉快的因素的情緒反應,同時也反映了一定環境的壓力和人對這種壓力的反應。適度的緊張能使你集中精力,不致分神;過度的緊張會使你語無倫次,心跳加速,令本來充實的大腦變成白紙一張。
抑鬱
抑鬱是成功之路上最不受歡迎的敵人。抑鬱是悲觀的孿生姐妹。一個人整天沉浸在抑鬱的情緒中,還有什麼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去追求成功呢?
抑鬱是一道無形的網,它不僅網住你的思想,還網住你的行動。如果你心中夢想的是成功,那麼請你盡快地走出抑鬱的低穀吧。
幫你走出抑鬱的3種方法。
(1)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
(2)如果你必須接受的話,就準備接受它。
(3)想辦法改善它。
送你一段話:
若這個人很快樂,也隻有他能快樂。
因為他能把今天,稱之為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能感到安全,能夠說:“不管明天會怎麼糟,我已經過了今天。”
你還抑鬱嗎?不妨多看幾遍,細細品味。
心態決定命運
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在於: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向導和支配的。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賺更多的錢,擁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人際關係、更健康的身體,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最終卻一事無成。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獲得成功,能夠克服萬難去建功立業,有些人卻不行呢?
不少心理學專家發現,這個秘密就是人的“心態”。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有兩位年屆70的老太太,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人生的盡頭,於是便開始料理後事;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有什麼樣的想法。於是,她在70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其中幾座還是世界上有名的山。就在她95歲高齡的那年,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齡最高的紀錄。她就是著名的胡達·克魯斯老太太。
70歲開始學習登山,這乃是一大奇跡。但奇跡是人創造出來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標誌,是她思考問題的方法。一個人如果是個積極的思維者,實行積極思維、喜歡接受挑戰和應對麻煩事,那她就成功了一半。胡達·克魯斯老太太的壯舉就驗證了這一點。
一個人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他的態度。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在於: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向導和支配的。
有些人總抱怨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但實際上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而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
建立一個樂觀的心態
如果我們要恢複信心,就應盡量做到腦海想的、眼睛看的,以及口中說的都應該是光明的、樂觀的、積極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