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主發愁(1 / 2)

話說,東海之濱有一小國,名曰魚國,其民人人善漁,以漁為生,且長年水上生活練就一身水性,在岸上個個精幹,下水去便個個如魚得水。

這魚國的國王名叫漁伯,已經是這王國的第幾代傳人,也無從考證了。此地民風淳樸,代代漁伯也是勤政愛民,這小小邊陲之國,日子倒也過得安詳。

到了這一代漁伯,有三個兒子,大王子名曰擒網,為人敦厚大氣,有大兄之範,常替父王分憂。二王子名曰擒竿,生得風流俊雅,喜好舞文弄墨,遊山玩水,是魚國少女人人仰慕的對象。三王子名曰擒叉,生得高大威猛,皮膚黝黑,尤其一身水性,在魚國也罕逢對手,能在水下閉氣半日,性情卻是沉默寡言。

周邊各國個個豔羨漁伯有福,有三位性格各異,卻一樣英氣逼人,文武雙全的王子也就罷了,偏偏還有一位公主,這小公主年方二八,就以國名命了名,喚作漁兒,雖則年幼,卻是豔名遠播,有詩為證:

娉婷少女初長成 出水芙蓉露華濃

借問佳人何處尋 尋香逐蝶到魚國

這漁兒不僅容貌嬌美,性格更是聰慧可人,是國王王後以及三位王兄的掌上明珠,更是魚國子民人人愛戴的尊貴公主。

漁兒在這眾星捧月的環境裏無憂無慮地長到了16歲,每日或與二哥讀書寫字習琴作畫,或隨三哥穿行漁排,下水捕魚,別看漁兒嬌弱不勝的樣子,到了水裏可也是一把好手,活脫脫一條美人魚,據說,漁兒第一次下到水裏,周邊的魚兒竟都呆住了,雖然知道她是來捕它們的,卻舍不得遊走,心甘情願地停在那,隻求美人纖手一握。

看來,以後也可以造個歇後語:漁兒捕魚--願者上鉤。

最奇特的是,魚國子民因常年水中作業,又是風吹日曬,皮膚多半黝黑,偏偏漁兒皮膚白皙,滑如凝脂,這也頗讓人感歎:天生麗質難自棄啊!

按說,這樣的公主應當是萬事無缺,心滿意足了吧。也確實,16年來,漁兒不知什麼是愁,有任何事情,父王母後會想得周周到到,萬是他們沒想到的,跟大哥嘀咕一聲,大哥也會馬上辦到。魚國有美麗的大海,嬌媚的花朵,蟲鳴鳥叫聲聲悅耳,蝶飛蜂舞樣樣稱心。

可這會子,漁兒卻坐在河邊,左手懶洋洋地拎著釣竿,右手托腮,皺起小眉頭,發起呆來,全然不管那水裏被迷得五迷三道的魚們蜂擁爭搶那並無餌料的鉤子。

小美人這哀愁的樣子看得樹上的鳥兒也不忍了,紛紛鳴起歡快的調子,想趕快讓咱們的小公主快樂起來。

公主身邊的兩名侍女小螃蟹和小蝦米看到公主這幅樣子,急得團團轉,百般地想哄著公主高興,一會摘朵小紅花,一會撈條小金魚,一會又捕到一隻公主最愛的小粉蝶,可捧到公主眼前,公主愣是沒反應,隻當什麼都沒看到,眉頭卻是越皺越緊了。

小螃蟹和小蝦米沒了法子,隻好拉住一個過路人,讓他趕快到王宮去報信,那路人一聽,公主發愁了,就像聽到世界末日要來的消息一樣,一臉驚恐奪路狂奔,一路高喊:“快報國王,公主發愁了,快報國王,公主發愁了……”

聽到這消息,路人紛紛側目,街邊門窗都打開了,大家都探頭來看,側耳來聽,甫一聽清,人人均是一臉驚恐,忙不迭地跑下樓、跑出門、跑上街,加入這報信者的行程裏來。

等到了王宮,這已是一股洶湧人流,守門侍衛慌忙入宮報告國王,國王正與大臣們殿上議事,忽聞侍衛來報,以為發生什麼大事,即刻傳入。

“報……報告王上,公主……公主……”侍衛也不知是跑得還是嚇得,上氣接不上下氣。

漁伯大驚失色,從王座上噌地站起來,手指侍衛:“公主?公主怎麼了?你快說,快說。”

“公主,公主發愁了……”侍衛深吸了幾口氣,總算把話說了出來。

“啊”漁伯低歎一聲,跌坐回去。半晌,才揮了揮手:“退朝吧。”

底下諸臣早就炸開了鍋,這些臣子都是看著公主長大了,無憂無慮的小公主是魚國最心愛的寶貝,如今,公主發愁了,這怎麼能行呢。這樣想著,老臣們也顧不得漁伯讓他們退朝,推推搡搡地就想往王座上擠,要問個明白。

漁伯隻皺著眉頭不哼聲,底下諸臣更著急了,這時,丞相扶豚衝上前去,雙臂一張擋住眾人,眾臣看著須發花白的老丞相擋在前麵,不敢擅動,隻好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