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盆景(2 / 3)

盆景既是立體畫,未免含情未露。因此,在室內配以山水國畫、盆景國畫以及題詠盆景的詩詞、楹聯、掛景、書法,一經題詠者輕輕點出,便能撥開層霧障,其意境就顯豁而深遠了。如再配以色彩鮮豔的盆花、盆果,相互襯托,則盆景與室內環境更能渾然一體,貫通連續,滿室生輝,更富有大自然的情趣。除市內陳設外,陽台、走廊、庭園亦是盆景設置的場所。用樹樁盆景或山水盆景點綴庭園,能增添林野趣,使自然花木與人工建築物銜接妥貼,不落俗套,過渡自然,把兩者有機地揉合在一起。門口、花台點以古樁,則氣勢更加雄偉;拐角、牆腳襯以垂枝,則神韻更加迷離。在室內外交接處,安置山水盆景,當能顯示“藏景”之妙。小小門庭,不能讓人覽無餘,正如《紅樓夢》大觀園進門時的描述,賈政“逐命開門進去。隻見一帶翠峰擋在麵前……賈政道: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人目中,更有何趣?”因此,要加深人們的幽深、寬闊之感,就需考慮“柳暗花明又一村”式的藝術效果,這就不得不考慮盆景的點綴和位置,怎樣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陳設盆景,切忌眉目不清。每盆之間要保持定的距離,做到疏密相間,恰到好處,高低栽插,相得益彰。盆、架的形狀、大小、色澤、質地,力求和諧統,相映成趣。各種類別、形式和品種要搭配自然並注意通風透氣,區別樹種的喜陰喜陽。冬夏兩季要注意防寒和日照,避免受凍和曝曬。此外,可根據各人的藝術趣味、住房條件,結合植物的習性,分別處理,不必強求統一。

室內的養護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澆水

澆水是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頻繁的措施之一。花草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長期不澆水進行水分補充的話,花草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根據其土壤幹濕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幹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花草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澆水可以葉麵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結合,先葉麵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麵濕、盆內幹的現象,而且葉麵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2、施肥

花草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花草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花草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幹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花草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

3、病蟲害的防治

枝幹出現病害:表現在枝幹韌皮部、形成層腐爛、枝幹上出現莖腐和潰瘍,出現枝幹表麵腐爛,幹心腐朽,枝條上發生斑點等現象,通常應噴灑波爾多液,徐之以石硫合劑,並刮去腐爛局部等。

葉麵病害:葉麵病害通常出現黃棕色或黑色斑點、葉卷縮、枯萎、早期落葉等症狀,有可能是黃化病、葉斑病、煤煙病、白粉病等。葉斑病可摘去病葉,噴灑波爾多液;黃化病可用0.1~0.2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麵;白粉病可用波美0.3~0.5度硫合劑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