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對狼頗多貶評。然而,在競爭的世界中,狼確是一種可貴的動物,優秀的種群。狼是動物中的靈長。
狼群在深夜對空長嚎時,每一匹狼都擁有獨一無二的音調,並尊重與群體中其它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即使是具有最大權力的頭狼,也沒有權利去要求其它的狼模仿自己的聲音嚎叫,也沒有權利去要求其它的狼模仿自己的行為。因為每條狼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麵貌都是由自己塑造而成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學會接受自己,看清自己的長處,明白自己的短處,便能穩步前行,達到目標。
發現自我,秉持本色,這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最大關愛。做你自己,才是生命存在的意義。
在美國傳媒界,奧普拉是一個神話。她的故事,是為MBA課程度身訂造的個人成功教材。
從一個農家女到都市名人,奧普拉善於把個人的弱勢轉化成智能資本。對美國人來說,這是很好的啟示。一個出身寒微的黑人女子,憑著無比的自信和意誌征服了民心,被封為“心靈女王”。她的魅力,在“9?11”後尤其明顯,當美國人仍為紐約焚城末日的景象驚嚇不已時,奧普拉的節目是一顆適時的鎮定劑,連美國總統布什都對奧普拉的一舉一動備受矚目,當她宣布每月讀書會(Oprah's Book Club)暫停選書活動,出版界都擔心書籍銷量會因此大幅下降。
商界凱覦她的效應,渴望招攬她為代言人。由她主政的雜誌《O,The Oprah Magazine》,每期都以她為封麵,200多頁內容占8成是廣告,卻仍然吸引250萬讀者,營業額以千萬美元計。《財富》雜誌選她為商界最有權力女人第三名,僅次於超級企業 Hewlett-Packard及eBay的女舵手。《時代》雜誌曾把她列入“20世紀最具影響力百人誌”內。
她的支持者遍布全球,主要為中產階級、白領、女性、受過高等教育、有經濟能力。她的賺錢王國非常龐雜,從電視,到電影,到書籍,到雜誌,再進軍有線頻道,銀行界估計她的個人賬麵財產達10億美元。
然而,這一切得來不易。1954年,她出生於密西西比的郊區一間沒水沒電的農村平房。童年是一段寫滿貧窮、缺乏父母關愛、性侵犯、種族歧視的曆史。那時,馬丁?路德金還在高喊種族平等的口號。對傳媒事業充滿憧憬的奧普拉,成功樣本是著名新聞節目主持人芭芭拉。大學畢業後,她爭取到電視台主持新聞,成為美國電視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新聞報道員,而且是最年輕的,隻有19歲。
可是,她的黑人臉孔始終沒有為她帶來更多機會,監製希望她的膚色“白一點”,頭發“金一點”,五官“精細一點”,在盡力迎合仍然不合要求後,她終於放棄了要成為另一個芭芭拉的夢想。她意識到,自己要成為一個更好的奧普拉,而不是一個稍遜的芭芭拉。
麵對現實,她轉向清談節目。1984年是一個轉折點,芝加哥電視台起用她擔綱主持名人訪談節目,唯一要求是:你隻要做回你自己。於是,她大膽在節目裏表現真我,喜歡流淚就流淚,公開自己童年被性侵犯的經曆,以“誠懇,告解”式的率真風格迅速得到觀眾歡心,成為收視王牌。自此,奧普拉的形象愈來愈鮮明,也愈來愈成功。在美國觀眾看來,“The Oprah Winfrey Show”就像一股心靈清泉,與同樣紅透半邊天的金牌主持人Jerry Springer(男性,白人)的偷窺、挑釁式清談節目,屬於兩個極端,卻都是美國文化的重要營養。
奧普拉對閱讀界的影響至今,由她策劃的讀書會節目,自1996年啟播以來,使閱讀變成心靈口服劑,是時尚、自強、關懷的表現。
當你麵臨人生的決定時,別人的意見是要聽的,但不應照單全收,也不該屈從,不要被別人左右,而需要經過自己慎重地考慮,再由自己做出判斷和選擇。
每個人都應該是這樣,努力去做你自己,隻有這樣,才能有出頭露麵之日,才是對自己命運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