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常吃海魚有益防治高脂血症(1 / 1)

在對健康方麵來說,不論淡水魚還是海魚,膽固醇含量普遍不太高,並且所含魚油中的脂肪酸組成也十分奇特,表現為碳鏈比植物油要長或長得多,還有一點,雙鍵數目魚油比植物油要多。魚油中已發現兩種特殊的脂肪酸:一種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另一種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抗凝血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降膽固醇作用要比植物油強很多,這種特殊脂肪酸,海魚所含量要比淡水魚高,如鮐魚、沙丁魚、秋刀魚等海魚中含量都相當高。

醫學研究證明:常吃魚類尤其是海魚,具有防治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作用。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情況,歐洲及美洲的居民發病率最高,亞洲的日本人最少見,而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幾乎不患此病。與歐美地區的居民相比較區別最大的是,後兩個地區居民的飲食習慣是多吃魚。歐洲居民平均每日吃魚20克,日本人每日吃魚100克,愛斯基摩人每日吃魚400克。生活在北極一帶的愛斯基摩人,祖輩以漁獵為生,常吃大量的生海魚,發現其血液中抗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以及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均顯著增高;他們的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的發病率也相對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