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由於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中一種或幾種脂質高於正常,它是脂蛋白紊亂的標誌。合理的飲食是治療高脂血症最合乎生理的和最有效的措施,即使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的病人,也必須以飲食治療為基礎,否則藥物的療效也將被無節製的飲食所抵消。
不少高血脂患者認為吃了藥就萬事大吉,其實非藥物治療對於高血脂的康複也很重要。國內外的專家普遍認為,高血脂病人首先應降低膳食中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通過控製總熱量和增加體力活動來保證熱量平衡,達到和維持理想體重的健康要求。在飲食治療無效時或病人不能忍受(常需半年至一年)時,方才使用藥物治療。
1.減少脂肪的攝入量是控製熱量的基礎。動物性脂肪這類食物飽和脂肪酸過多,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飽和脂肪酸能夠促進膽固醇吸收和肝髒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飽和脂肪酸長期攝入過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並有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促進血栓形成。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使血液中的脂肪酸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能夠減少血小板的凝聚,並增加抗血凝作用。能夠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2.限製膽固醇的攝入量。膽固醇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但攝入過多則危害很大,膳食中的膽固醇每日不超過300毫克,忌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
3.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其來源非常重要,宜選擇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且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50%以上。如果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可引起人體內髒器官的耗損,造成營養不良,抗病能力減低,容易生病。
4.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雖然人體中的維生素需要量很小,但是作用卻非常巨大。維生素缺乏時便會出現營養缺乏病。膳食纖維在防治人體慢性病方麵具有獨特的生理作用,但並非多多益善,其攝入過多會影響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膳食纖維每日的推薦攝入量為30.2克。在鮮果和蔬菜中,含維生素C、纖維素較多,能夠降低甘油三酯、促進膽固醇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