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在九龍堡。
雄雞叫醒了寒冷的啟明星,
急促的哨音,
攪翻了年輕後生的好夢。
自衛軍上操了,
矛杆上的紅纓飄舞得多麼起勁,
腳步多麼有力啊!
屋子也被震得咚、咚、咚、咚……
區政府的窯洞裏,
油燈明亮,
烏區長聚精會神地端著一支步槍,
用機油擦著槍膛。
燈火跳了幾跳,
向主人報告:門簾被人揭開了;
區長迅速向門口一瞥,
一個戴皮帽的後生在門簾下窺視。
“誰?進來呀!”
自衛隊員李墩子進來了。
報告區長!我是大家推舉的代表,
我來要求——
區長!你知道:
昨天國民黨軍隊,
可把咱堡子拾翻得真糟。
燒崩了穀窯,
砸碎了鍋灶,
我婆姨,張娃三姐,還有……唉,說不成!
要不是八路軍趕到,
你謀慮一下,可怎得了?
李二叔被挑了三刺刀,
腸肚子淌了一門道,
肝花腸子……唉!
誰看見也恨得把牙咬。
區長!大家推我當代表,
趁跑步的空兒悄悄溜掉,
我找你,
向你要求——
“你們損失不小,我已經向縣政府請求救濟。”
不,救濟上一次,還能常救濟?
可是頑固還會來騷擾。
我們要求:
給我們發槍,
幾個人用一杆也好!
再給我們發一頂軍帽。
我們吃自家飯,
沒事情就上山生產,
有了情況,
甚時候集合甚時候到。
“我們懂得怎樣保護堡子,隻要求幾杆槍,一人一頂軍帽!”
1946年8月31日延安杜甫川
埋地雷(街頭詩)
拿起钁頭挖!挖!挖!
種上鐵皮黑瓤大西瓜,
單等蔣軍走進來,
到處響來到處炸,
腸子流出來,
腦袋全開花,
要是你害怕,
快點丟盔撂甲回老家!
1946年10月26日延安杜甫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