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現在是俄國的地方,但這名字是中國的。因為以前這裏出產海參。“崴”是窪地的意思。早年的事了,俄國人要這塊地方,中國人就給了。俄國人給海參崴改名字,咬嘴難讀,翻譯成漢語卻順口不順耳,叫“控製東方”,我們還是叫海參崴。
海參崴與我國黑龍江的綏芬河市毗鄰,我們借邊境旅遊的便利,坐大巴,出綏芬河市地界過海關即出了國門到了俄境。汽車一路走來,和在黑龍江並無多少不同,山水一脈相承,廣袤大地野草叢生,間以高大樹木,卻極少人煙。隻是待到臨近海參崴市,見到碧眼金發婀娜多姿的俄羅斯姑娘三五成群來往穿行,才感覺到了異國他鄉。
這是一個濱海城市,瀕臨日本海,位於一個大半島的尖端。這裏有阿穆爾海、金角灣和烏蘇裏灣三個藍色的海灣擁抱著整個城市。海參崴的冬天和哈爾濱差不多,而夏天特別是七八月份卻是風光旖旎,涼爽宜人。我們是九月頭上去,也算是趕上好時間了。
我曾多次作海上遊,每次感受到海的廣大開闊,每次眺望令人神往的海天一體,每次經受驚濤駭浪的震撼,而在這裏,我卻體味到海的平靜溫和。三個美麗的海灣彎出一大片平靜的海麵,彎彎曲曲的海岸線不僅成為前蘇聯現在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海軍基地和重要的商務港口,也成為風景迷人的旅遊勝地。
來海參崴自然要乘船在海上遊覽。我們站在船尾與一群海鷗戲耍。把準備好的麵包一小塊一小塊地拋上空中,海鷗便尾隨而來,飛上飛下捕銜食物。海鷗因著食物的引誘時而向上,脖頸一伸,矯捷的身姿向上一挺,接住拋來的麵包。時而下衝一啄一嘴便準準銜住一塊麵包。人們興趣來了,一塊接一塊地向空中拋麵包,海鷗便一個接一個地或上挺或下衝,恰似一隊體形健美動作輕盈的運動員依次上場搶球一般。隻是找不見那篇膾炙人口的文章裏描寫的海鷗迎著暴風雨搏擊長空的無畏英姿,卻感覺到它們如鴿般的溫順和親切。
海參崴日落時的景致煞是好看,因為是海灣,日落便沒有那麼遙遠和模糊。因為是海,自然是日落西海而不是日落西山的風景,先是太陽的光芒平射在平靜的海麵上,波光粼粼,閃閃爍爍,如一片繁星點點。這時的太陽顯出一團火紅,沒有了耀眼的閃光。它被一片灰白的雲托著,慢慢地落入天幕。待到埋下最後一線火紅時,天邊突現一片鮮豔的雲彩,那是太陽落入天幕從西海後邊透射出來的光芒。它把西邊的天空映得通紅,使遠處的海更加絢麗壯觀,讓人感歎這萬物生命之源是何等的偉大。當太陽未落入天幕時它把所有的光芒凝聚在那一圓盤之中,那麼紅那麼深,它落下去了卻散射出無比的光芒映紅天空顯示出它的無私和永恒。
我們在海參崴街道穿行,參觀這個城市裏值得一看的景點和建築物。在據說是現存唯一的列寧雕塑像前留影。走進俄羅斯商店和售貨員比劃著購買彼得大帝香煙和三套車手表,卻終於沒有在這座城市引起“啊!呀!”之類的驚奇和讚歎,一切都平平常常。看樣子這個城市和城市的人們在昨天在去年在上個世紀或許都是這樣。曾經一直存留在心裏的對老大哥的羨慕和敬畏竟悄然遠去,卻因著這海參崴一瞥平添了一份自信和得意。
導遊善體人意,告訴我們要在離開海參崴時安排一次“俄羅斯大餐”,我們便撇下一些遺憾等待著這頓口福。終於等到的“俄羅斯大餐”竟大煞風景。原來是一碗西紅柿湯,一盤土豆泥,幾塊炸魚塊,一碟沙拉,還有一塊麵包,這比我們進入國門後綏芬河市的主人安排的“一頓便飯”差多了。但聽起來怪誘人的——“俄羅斯大餐!”
不管怎麼說,總算去了趟俄羅斯,總算吃了頓“俄羅斯大餐”!
right2003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