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者秦之大嶺,也為國之大嶺。以秦嶺為界,嶺北為黃河水係,嶺南為長江流域。太白山是秦嶺主峰。太白山以西分為三支,由北而南至漢中盆地。太白山以東山勢逐漸緩減,如掌狀向東伸開,便造就了商洛。在商洛境內,由北而南為華山、莽嶺、流嶺、鶻嶺、新開嶺如五根手指展開。指縫間留下些低窪和河穀,如洛南、商丹、商南、山陽、漫川,養活商洛人民。
商洛屬長江水係自然無疑。怎奈它畢竟直係秦嶺,雖屬南流,卻戀北水。而洛南更是不舍黃河。這般地段,山水便兼北方之雄獷,又融南國之靈秀,整出的景致,自是奇美無比,妙不可言。
從西安出發,經過鎮柞兩縣,便進入安康。深藏在秦嶺南麓的鎮安,山嶺逶迤,層巒疊嶂。木王山的林,柴坪的水,皆可成景。每年四月十五前後,若能受得了奔波和辛苦,便可看到鎮安滿山遍野的杜鵑花。杜鵑是野生的,高大成樹,不是城裏盆栽那般小巧,卻萬紫千紅,高低參差,錯落有致。柞水溶洞已是遠近聞名,自不必說。柞水縣城經過這多年的建設,也變的十分不錯。城在山中,一條小河川流而過。如是夏夜,沿河邊的石鋪人行道漫步,樹影婆娑,河風習習,河水潺潺,令人舒爽至極。秦嶺東段有一主峰名字叫牛背梁,當屬柞水縣的屋脊,形似牛背,西康鐵路穿腹而過。牛背梁靠近秦嶺北坡,這裏有不少珍稀動物和植物。“陝西冷杉”獨生崖畔、虯枝橫臥。成片的杜鵑林、高山草甸,鋪滿牛背梁的坡、峰、穀、坪。這裏還有羚羊、金絲猴、小熊貓經常出沒。到了春天,社川河穀一片紅桃豔李,而牛背梁依然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春花冬雪,渾然一體,實在美不勝收。
要是從西安坐車直奔商洛市府,現在隻需一個半小時。然後去丹鳳、商南,去山陽,一路南下可達襄樊。也可去丹江漂流,領略丹江兩岸風光。不過漂流也有不小心翻身落水的,隻是有驚無險,徒增了許多刺激和歡快。到了山陽,已是秦尾楚頭。這裏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條鶻嶺橫亙東西,曆史上這裏曾是秦楚的國界和宋金的國界。當地的說法是嶺北的人多為“大槐樹人”(山西移民)的後裔;嶺南多為“下湖人”(江淮移民)的後裔。嶺南嶺北,分而不離;秦聲楚韻,交而相融。如此相生相長,便滋生繁衍出一種優美的文化來。
至於商南,卻是銜豫接楚的地麵。車走到秦豫邊界,加一腳油,就出了山,進入豫西平原。可以去看西峽縣的舊時縣衙。而商南境內一條既深且遠的金絲峽穀已是小有名氣,吸引了城裏的許多人。
20世紀90年代,商洛的領導人就製定了一個發展規劃到省裏論證。省城一些專家引經據典說,商洛本屬古時西安道,隻是秦嶺阻隔,遂成天壤。一旦打通秦嶺,商洛即可與西安連為一體,相得益彰。
商洛人自然明白打通秦嶺對於他們和他們的子孫的深遠影響,或許還不能清晰地看見更遠處燦爛奪目的光彩,卻日夜盼望著這座巍乎高哉的天然屏障能夠閃出一條通往現代世界的坦途。
商洛人的願望終於實現了。首先是西安至安康的鐵路在秦嶺開鑿了一條隧道,使鐵路直通鎮柞。接著是西安至合肥的鐵路大幹線穿越秦嶺,貫通商洛。更令人欣喜和激動的是兩條貫穿商洛的國家公路幹線打通了路經秦嶺的終南山18公裏特長隧道。西安至商洛終於有高速公路了。現在走進商洛隻需一時半會了。商洛境內也將連成三橫三縱兩大迂回的骨架通道,商洛人就要進出暢通,迂回便捷,四通八達了。
你看,商洛已輕撥麵紗,以她質樸、自然、寧靜的美,款款地向人們走來。
商洛,自當刮目相看了。
right2005年2月17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