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年風雲第一人(1 / 1)

提起成吉思汗,不僅在中國,全世界都幾乎家喻戶曉。成吉思汗生於1162年,去世於1227年。成吉思汗名叫鐵木真,蒙古乞顏部人,孛兒隻斤氏。乞顏是一個部族的名稱,乞顏也音譯為奇渥溫,因此,《元史》稱成吉思汗姓“奇渥溫氏”。不過,史學家認為,把孛兒隻斤作為成吉思汗的姓更準確一些。

成吉思汗被譽為世界的征服者,他的豐功偉績,在人類曆史上幾乎沒有人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成吉思汗九歲時失去父親,他是家中的長子,母親把他和幼小的弟弟妹妹拉扯成人。最困難的時候,全家吃草根,拾野果,住一頂破帳篷。在這種極端困難的家庭環境中,他成長為一位大英雄,統一草原,進軍中亞和歐洲,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

成吉思汗從不畏敵,隻要有敵挑戰,他便予以痛擊,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以少打多,以少勝多,出奇製勝。

成吉思汗從不認輸,永不言敗。即使身邊隻剩十九人,也絕不向敵人屈服,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

成吉思汗自信,自立,自強不息,他敢以十萬軍隊與百萬金兵對決;敢以二十萬軍隊,萬裏奔襲擁有四十萬大軍的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注重感恩,凡是幫助過他的人,他都銘記在心。在他分封功臣時,那些對他有恩的人,都得到加倍的報答。

成吉思汗重視團結,他不以部族、種族、宗教取人,也不問地域和出身。即使是昔日的敵人,隻要具備才能,他都可以破格提拔,為我所用。比如,劉仲祿是漢人,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塔塔統阿是維吾爾人,木華黎出身奴隸,哲別曾經射死過成吉思汗的戰馬,凡此等等。

成吉思汗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總結。在征服乃蠻之前,蒙古民族沒有文字,他不可能知道《孫子兵法》,沒有理論指導,戰爭就是他最好的老師。他在戰爭中發掘經驗,總結經驗,實踐經驗,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軍事思想,給後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戰爭中的成吉思汗幾乎都是進攻,很少防守。他利用蒙古騎兵的優勢,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敵人發起突然襲擊。在攻堅戰中,他每每先掃清外圍,孤立一點,迫敵投降,直至全勝。

成吉思汗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唐末以後,中華大地各個政權此起彼伏,紛爭對峙,社會動亂達三四百年。他去世後,把蒙古帝國的接力棒傳給子孫,他的子孫平西夏,滅金國,征南宋,收西藏,創立元朝。

成吉思汗是世界各民族的英雄。他一生征戰,所向披靡,先後收服了四十多個國家,打通了亞歐通道,拉近了世界距離。在那個時代,他和他的軍隊影響著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口;他的征戰促進了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他的軍事才能達到了冷兵器時代的巔峰,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在20世紀將要結束之際,美國《華盛頓郵報》把成吉思汗評為“千年風雲第一人”。

聯合國第七任秘書長科菲·安南說:“13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舉世無雙的龐大的蒙古帝國。他所建立的政權和法律,至今對世界各國和地區仍有積極意義。”

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尼赫魯說:“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

胡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