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驗室的安全知識
(1)化驗員工作態度要嚴肅認真,必須熟悉業務,操作嚴守規程。
(2)化驗室內要配備各種防火器材,如沙袋、沙箱、滅火器等,化驗員必須熟知各種防火器材的使用及滅火對象。
(3)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應專人保管。
(4)化驗室內的所有電器設備均應絕緣良好,儀器應妥善接地。
(5)一切能產生毒性或刺激性氣體的實驗均應在通風櫥內進行,頭部不要伸進通風櫥內。並應配備有防毒麵具。
(6)所盛放藥品的試劑瓶、試樣、溶液都要貼上標簽。絕對不要在容器內裝入與標簽不相符的物品。
(7)謹慎處理易燃和劇毒物質。使用此類物質時,應在通風條件良好並遠離火源的地方進行。金屬汞易揮發,若不小心打破溫度計,應將汞珠盡快收集起來,並用硫粉蓋於液體汞上,使金屬汞轉化為不揮發的硫化汞。
(8)加熱過程中不能離開工作崗位。試管加熱前,應將外壁的水滴擦幹;加熱時勿將試管口朝向他人或自己,不要俯視正在加熱的液體。
(9)打開鹽酸、硝酸、氨水及過氧化氫等試劑瓶塞時,小心氣體驟然衝出。嗅聞氣味時不要將鼻子直接接近瓶口,而應用手扇聞。使用濃酸、濃堿和洗液時,應避免接觸皮膚或濺在衣服上,更應注意保護眼睛。
(10)稀釋硫酸時,必須在硬質耐熱的燒杯中或者是錐形瓶中進行。切記:隻能將硫酸緩緩地注入水中,邊倒邊攪拌,溫度過高時,應等冷卻或降溫後再繼續進行。嚴禁將水倒入硫酸中!因硫酸稀釋時會生成大量的熱,同時濃硫酸的密度大於水,將水倒入硫酸中,水必然會浮在硫酸的上麵,與硫酸混合時產生的熱可能使溶液沸騰,硫酸濺出而傷人。
(11)使用各種電器時,必須注意電壓、電流與功率的匹配,切勿用濕手接觸電源插頭。熟悉實驗室水、電、氣的安裝情況、總閘位置及滅火器材存放位置,以便應急使用。
(12)禁止使用化驗室的器皿盛裝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裝藥品,更不要用燒杯或量杯當茶具使用。
二、化驗室意外事故的處理
(1)割傷處理:在傷口上塗抹碘酒後,敷貼創可貼,重者及時送醫院。
(2)燙傷處理:在傷口上塗抹燙傷藥物或用10% KMnO4溶液潤濕傷口至皮膚變為棕色,也可用5%的苦味酸溶液塗抹傷口。
(3)酸堿腐蝕:衣物或皮膚濺有酸堿時,均應用幹布或吸水紙吸幹,並立即用大量水衝洗。酸灼傷時,局部用水衝洗後,再用飽和碳酸氫鈉、稀氨溶液或肥皂水處理;堿灼傷時,局部用水衝洗後,再采用2%~5%醋酸或3%硼酸溶液處理。若酸濺入眼中,首先用大量水衝洗,然後用1%~3%碳酸氫鈉溶液衝洗,最後再用大量水衝洗。嚴重時,經上述處理後,立即送醫院治療。若堿濺入眼睛時,應用大量水衝洗,然後用3%硼酸溶液衝洗,立即送醫院。
(4)溴、氯、氯化氫等有毒氣體吸入時,可吸入少量酒精與乙醚混合的蒸氣以解毒,同時應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吸入硫化氫、一氧化碳氣體,應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
(5)遇毒物入口時,可內服一杯稀硫酸銅的溶液,再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嘔吐,然後立即送醫院。
(6)若遇觸電事故,首先切斷電源,盡快用絕緣物如幹燥的木棍或竹竿等,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並立即送醫院搶救。
三、化驗室的防火與滅火常識
1.引起化驗室火災的主要原因
(1)易燃物質離火源太近。
(2)電線老化、插頭接觸不良或電器故障等。
2.容易產生火災的幾種物質混合或接觸
(1)活性炭與硝酸銨混合。
(2)沾染了強氧化劑(如氯酸鉀)的衣物。
(3)抹布與濃硫酸。
(4)可燃性物質(木材或纖維等)與濃硝酸。
(5)有機物與液氧。
(6)鋁與有機氯化物。
(7)磷化氫、矽烷、烷基金屬及白磷等與空氣接觸。
3.滅火方法
化驗室內一旦著火或發生火災,切勿驚慌,應冷靜果斷地按方法采取撲滅措施並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