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回 唐儉奉詔選秀女 西遼遣使下戰書(1 / 2)

當時太宗跌下橋來,忙叫道:“跌死我也,跌死我也。”開眼一看,見太子、嬪妃都在旁伺候。太子忙傳魏征等。魏征走近禦床道:“好了,陛下回陽了。”太醫就進“定心湯”。太宗吃了,站起身來。魏征問道:“陛下到陰司,可曾會見崔玨麼?”太宗道:“虧他護持。”便將幽夢所見細細述與眾人聽。

眾人拜賀而出。太宗即傳旨,宣隱靈山法師唐三藏到京。天使領旨去了。四五天,唐三藏就隨天使到京,建水陸道場,超度幽魂。又命以金銀一庫還尉遲恭,恭辭不受,太宗再三勉諭,恭方拜受而出。太宗在宮中調攝了五六天,禦體比前愈覺強劍不期被火焚了大盈庫。魏征道:“天災流行,皆由宮中陰氣抑鬱所致,乞將先帝所禦嬪妃盡行放出。”太宗見說,深以為是,即將先帝時宮女盡數放出,複有三千餘人,宮禁為之一空。遂差唐儉往民間點選良家秀女,年十四五歲者,止許百名,入宮使用。唐儉領旨去了。

卻說荊州府有一鄉宦,姓武名士蒦,字行之,曾任都督之職。因天性恬淡,為宦途所鄙,遂棄官回家。妻子楊氏,甚是賢能。年過四十無子,楊氏替他娶一鄰家之女張氏為妾。月餘之後,張氏睡著了,覺得身上甚重,下邊陰戶裏有個物放進來,張氏隻道是武行之,憑他抽弄,朦朧開眼,卻是一隻玉麵狐狸。

張氏大驚,舉手一推,卻把自己推醒。自此成了娠孕,到了十月時,將分娩,行之夢見李密特來拜訪,雲:“欲借住十餘年,幸好生撫視,後當相報。”醒來卻是一夢。恰好張氏生下一女。

那張氏因產中犯了怯症,隨即身亡。武行之夫婦把這女兒萬分愛護。到了七歲,就請先生教她讀書。先生見她麵貌端麗,叫做媚娘。及至十二三歲,越覺嬌豔異常,便與同學讀書的相通,十分綢繆。又過年餘,是她運到,適唐儉到荊州點選秀女,就把媚娘點選入宮。太宗見了大喜,敕賜媚娘為才人。媚娘性格聰敏,凡諸音樂,一習便能,敢作敢為,並不知宮中忌憚。太宗行幸之時,好像與家中知己一般,才動手,就叫他摟她親她媚她。太宗從沒有經過這般光景,愈久愈覺魂消。因此,時刻也少她不得。

如今且說太子承幹,是長孫皇後所生,少有躃疾,喜聲色及畋獵。魏王名泰,太子之弟,乃妃所生,多才能。見皇後已崩,潛有奪嫡之誌,折節下士,以求聲譽,密結朋黨為腹心。

太子知覺,正欲謀害魏王。時吏部尚書侯君集怨恨朝廷,見太子暗劣,欲乘釁圖之,因勸太子謀反。太子從之,遂將金寶厚賂中郎將李安儼等,使為內應。不意被太宗聞知,便把太子承幹廢為庶人,侯君集等俱罪與刑。又知魏王凶險,有奪嫡之謀,一時大怒,退入後宮。徐惠妃問道:“陛下今日為何麵帶怒色?”太宗把太子與魏王之事說了一遍:“如今不知當立何人為嗣?”武才人道:“不肖者已廢之,圖謀者亦未妥,何不將此蛤蚌,盡付漁人之利。晉王亦皇後所生,立之未為不可。”徐惠妃道:“晉王仁孝,立之為嗣可保無虞。”太宗聞言甚悅,即禦太極殿,召群臣問曰:“承幹悖逆,泰亦凶險,諸子誰可立者?”群臣奏曰:“晉王仁孝,當為嗣。”太宗遂立晉王治為皇太子,時年十六。太宗謂群臣道:“我若立泰,則是太子之位可經營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窺伺者,皆兩棄之。傳諸子孫,永為世法。”晉王既立,極盡孝敬,上下相安。

卻說西遼華於國迷王一日升殿,文武朝罷,迷王謂眾臣曰:“朕處遼西一隅小國,風霜寒冷,土薄財稀,不如中華大唐天子坐居長安,地廣人稠,財物殷阜。我欲興兵前去奪取唐朝天下,撫有中外,吾願足矣!”左丞相哈律曰;“長安兵多將眾,不可輕視。陛下若欲進取,須當招軍買馬,積聚糧草,方可行師出征。”乃遣行兵都督胡文耶出榜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