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建造開發區新型的園林模式,張萬鈞將綠化基地建設成生態園林示範性的樣板,向人們展示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風景式園林景觀。

經過精心設計的綠化基地,以其卓而不凡的風姿,既有別於那些傳統的以觀賞為目的的園林格局,也異於那種類形化的隻供人們娛樂消遣的文化園林形式,而是注入了強烈的現代意識,根據生態學原理,維妙維肖地摸擬再現自然風景景觀,為人們提供皈依自然的舒適而優雅的環境。

從綠化基地庭院的平麵分布上,分為三個板塊:第一板塊為辦公樓區;第二個板塊為“耕魚池”區;第三個板塊為花園區。

辦公樓區位於綠化基地的西北部,以二層辦公樓為中心。辦公樓南側是一個不大的院落,這個小院的中央筆直地對著辦公樓的入口處,設有一個花壇,花壇由自然彎曲的水池和坦蕩平緩的草坪構成,沒有任何人工斧鑿的痕跡,清澈的水麵和綠意盎然的草地相擁相偕,渾然天成,具有一種“草坪為岸,水麵是湖”的自然感觀。在花壇中央的草坪上,有一對羽翼潔白無瑕的仙鶴在毫無幹擾中安然“憩息”,盡情享受恬靜的無慮。花壇四周的地麵,用六角形嵌草地磚鋪就,茂密的青草沿磚隙崢嶸,與草坪組成一條巨大無比的勾花綠色地毯,蓬鬆鬆,平展展,駐足其中,仿佛被擁進綠色的懷抱。辦公樓除南麵以外,東、西、北三麵由喬木、灌木和草坪簇擁環抱,置身於辦公樓之中,無處不感到享受著綠的親吻。辦公樓的樓頂,是屋頂花園,可供觀賞的花草、放養金魚的噴水池和方形及弧形花架上爬滿綠蘿。辦公樓的外牆,因粘貼的磁磚質地光滑,攀援植物不易爬上去,便采用垂吊綠化形式,在屋頂花園最外側的女兒牆全部采用花池形式,種植爬山虎,使其從屋頂垂落,如綠色的瀑布,波浪滾滾,飛流而下。不僅如此,在綠化基地內,凡是可以被植物攀伏的牆壁和棚架,在不影響其使用功能的情況下,都用薔薇、爬山虎、紫藤、金銀花等植物或攀援,或垂掛。遠遠看去,整個綠化基地儼若一個立體的綠色雕塑,生發著天人合一的自然意緒。

在昔日的“駁鹽溝”那被張萬鈞改作的“耕魚池”,經過水麵自然形狀的布局和調整,以自然山石做駁岸處理,附以水榭方亭,四周栽植垂柳,碧綠的水麵上如笠似蓑的睡蓮,麵向空中,承受著陽光,接收著夜露,孕育成如玉如銀的水珠,閃爍著沁人的清涼。那潔白如凝脂的蓮花,顯示出“出汙泥而不染”的高潔、莊重與成熟。岸邊柳絲柔曼,湖麵波光粼粼,不時有蜻蜓戲水,小鳥囀喉,賞魚亭、沁心榭和釣台,風鳴淺吟,交織成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卷,構成開發區第一個體現生態景觀的“山水園”,凡是觀賞者無不翹指稱讚,流連忘返。

五年後,張萬鈞統領的“園林綠化公司”,又遷至位於開發區睦寧路嶄新的綠化基地。

這座愈發氣派的綠化基地,占地24畝,辦公樓高三層,建築麵積2700多平米,功能齊全,設備先進,環境優美。

目前的“園林綠化公司”,下轄五個中心,即生產運營中心,經營中心,質量保障中心,科研行政中心,財務會計中心;六部,即綠化部,花卉部,生產部,安全設備部,財務部,監理部;兩室,即經理辦公室,精神文明辦公室;一院一所,即園林綠化設計院和科研所;此外,還成立了一個屬於“三產”的綠洲園林公司。

人們說,“園林綠化公司”工作條件的一流,是一流業績的產物。自1994年起,“園林綠化公司”先後被評為“天津市綠化百佳單位”、“天津市綠化先進單位”、“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全國綠化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並在天津市組織的綠化工程評比中分別獲得建設特別獎、公園建設優秀獎和街景建設工程一等獎等。

作為“園林綠化公司”領頭人物的張萬鈞,也多次被評為天津市綠化先進個人並榮獲全國綠化獎章。199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他為“鹽灘地綠化專家”;自1995年10月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6年和1997年,兩度被評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優秀科技專家;1997年,被國家人事部評定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9年,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的光榮稱號……

§§第四章 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