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於將環保理念引進不同家庭,朱棣文表現出有些煩惱,因為大部分的美國人還是寧願將錢花在生活質量上,不多願意花一千美元提升能源的效益。
2011年夏天,朱棣文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全國能源清潔會議上表示,除非是使用能源的個體化主動承擔能源的節省工作,否則,任何關於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使用成本的說法,都是一紙空文。
在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朱棣文也頗有研究,並和中國政府有所交流。在2009年訪華過程中,也曾經和中國的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共同研討能源、環境問題。特別是7月15日在清華大學的演講,呼籲中國和美國應當聯手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兩日後,又和中國清華大學一些教授、教師討論能源問題。
心係祖國,落葉歸根
在朱棣文祖籍江蘇太倉縣,為了紀念朱棣文的光輝事跡,當地建有“朱棣文小學”。1998年,在訪華期間,曾經訪問過該學校一次。當時朱棣文的到來,讓小學校著實沸騰了一回。前來迎接是全校師生,老師和孩子們對這位蜚聲中外的物理學大師十分敬仰,朱棣文平易近人、溫文爾雅的性格給學校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棣文曾經多次訪問中國。他和很多留學海外的炎黃子孫想法相同,為中國人爭光是朱棣文不斷向前學習進步的動力,也是他夜以繼日的科學研究的鞭撻。從他身上體現出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艱苦奮鬥、奮發向上的民族精神,昭示著炎黃子孫的智慧無邊無盡。
1997年1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訪問美國期間,曾經在美國的洛杉磯親切地接見了朱棣文,江澤民跟朱棣文說,要他多回祖國看看,不管怎麼說,中國是他的根,是他的老家,沒事常回老家看看。朱棣文則向江主席表示,在這之前他已經兩次訪問中國了,並表示願意為促進中美兩國科學技術的交流作出努力。
兩日後,中國科學家協會書記處總書記徐善衍在美國福斯坦大學會見了朱棣文,朱棣文也十分熱情地接待了徐書記和他率領的中國科協代表團。並對中國科學技術的向前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建議。他建議中國應當多培育高學曆人才,同時對科技研究中有重大成就的人才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激發他們對科學技術向前發展的熱情。
1998年6月,第三次訪問中國的朱棣文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在當年首次訪問了老家太倉。2009年7月,奧巴馬政府攜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和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聯袂訪問中國,主要目的是促成中美關於能源效率利用上的通力協作和環保方麵問題的共識,特別是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氣體的排放等環境問題。同時,這也是奧巴馬政府首次攜兩位華人部長訪問中國。7月15日,朱棣文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呼籲中國和美國應當聯手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環境問題。兩日後,朱棣文又訪問中國天津大學,和中國一些教授、教師討論能源問題,並舉辦了一次《能源與氣候:共同的挑戰,共同的機遇》的科研講座,共同探討世界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如今的朱棣文正美國加州大學伯裏克分校任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分子層麵的細胞生物學。該項研究,主要是肌膚蛋白細胞的收縮,此項技術可在人體細胞不被破壞的情形下操控細胞內的物質。我們希望朱棣文先生能夠繼續努力,為國人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