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周光召 研製“兩彈一星”的功勳科學家(2 / 2)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表明中國的國防力量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打破了蘇聯人所謂:“沒有蘇聯專家,中國休想造出原子彈”的狂妄論斷。當原子彈試爆成功之後,無數國人為之振奮,很多人稱周光召對研製原子彈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周光召卻謙虛地說道:“科學事業是集體科學家的事業。研製原子彈,好比一篇讀起來驚心動魄、讓人熱血沸騰的文章。這篇文章是無數工人、解放軍戰士、工程師和眾多的科學技術人員一起寫下來的,我完成的部分不過是這篇文章的十萬分之一而已。”之後,周光召又參與了我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工作,沒多久,氫彈也在廣闊的高原上爆破。因此,周光召和彭桓武、鄧稼先等八位科學家,一同獲得了1964年度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9年,周光召又獲得了“兩彈一星”的榮譽勳章。

馳名中外

數十年的物理理論學的研究,讓周光召成為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他曾經先後發表過104篇研究論文,這些論文讓他的科學生涯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關於階段從五十年代開始,周光召主要從事高能物理方麵的研究。在蘇聯研究院工作期間,周光召共發表了三十三篇論文,很多論文受到國際物理學界的一致好評,尤其是“極化粒子反應的相對論理論”和“靜質量為零的極化粒子的反應”兩篇論文。這些成功,在當時世界達到了領先的地位,周光召被國際物理學界所重視。此後,周光召又在《中國科學》雜誌上陸續發表了12篇科研論文。

第二階段從六十年代開始,中蘇決裂後,周光召在中國核武器的研究上的貢獻突出。

第三階段是在1976年之後,周光召將自己的科學研究轉入到了對粒子物理學上。他組織領導了很多青年,進行了CP破壞、超對稱性破缺等性質的研究工作,這些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再一次引起國內外學者的矚目。在1987年,周光召以“量子場論大範圍性質的研究”論文獲得了“重大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第四階段從1987年開始,周光召在科學研究中,他堅持實事求是的嚴謹作風和科學態度,凡是都要經過嚴密、嚴謹的科學研究程序來進行論證,絕不憑借主觀上的臆想而妄下定論。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後,周光召表現了他非凡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才能。他治理中國科學院的主要管理方針為“奉行勇於開拓精神,在中科院內形成民主、團結、融洽、活潑的學術氛圍,為在科學院工作的科學家們,提供一個舒適、愉快的工作環境。”周光召認為,“學術民主和百家爭鳴,是繁榮科技的唯一途徑”,中國科學院“絕對不會利用行政手段,幹涉學者們的學術自由。”他的這些民主措施執行後,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為培養科學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這一階段中,周光召的科學研究取得了突出性的成果。

這些成果讓周光召在國際上名氣越來越大。1980年,周光召應邀前往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加州大學任客座教授。他受到了美國物理學界的熱烈歡迎,國外的很多物理學研究的同行,都將周光召當做是中國理論物理學界的代表性人物。美國著名的高能物理學家、美國物理學會主席馬夏克教授,為了歡迎周光召,親自在弗吉尼亞理工學院舉行一次學術會議,國際上很多的知名物理學家都前往參加了這次會議。在這次大會上,周光召在自己的演講中,表達了希望同美國進行科學友好合作的強烈願望。演講之後,周光召又被美國紐約大學授予榮譽科學博士的學位。

長期以來,周光召一再強調科學是不分國界的,但是科學家是有國界的,在擔任中國科學院的院長後,周光召也多次跟科學院的院士們一再這樣強調。因此,記者訪問周光召怎麼看待自己的這一榮譽時,周光召對記者說:“我認為這不光是我個人的一個榮譽,同時也是中國全體科學家共有的榮譽。這表明,中國科學家這些年的成就,已經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普遍認可,這對我才是最大的榮譽和成就。”周光召的回答讓記者和很多國際物理學的大師們,對這位熱愛祖國的中國物理學家更加地欽佩。